清明紀事兼憶亡友邴西津 其五
憐兒不作望思臺,
拋卻兒家孰再來。
琴鶴未將兒共去,
青山相對自生哀。
憐兒不作望思臺,
拋卻兒家孰再來。
琴鶴未將兒共去,
青山相對自生哀。
憐惜孩子卻不能像漢武帝那樣筑望思臺來表達思念,拋棄了孩子又有誰會再來呢。琴和鶴沒有和孩子一同離去,只剩下青山相對,自然生出哀傷。
憐兒:憐惜孩子。
望思臺:漢武帝因誤信讒言導致太子劉據自殺,后來后悔,筑望思臺以寄哀思。
琴鶴:常用來象征高雅的品格或伴侶。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好友邴西津離世后,詩人在清明時節觸景生情,回憶起亡友和與之相關的人和事,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紀念亡友和抒發對孩子的憐惜。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內心感受。
禊日休臨水,春風合在山。山光無曉暮,為我獨來還。
卷中人物想乾淳,老筆題詩意轉新。卻怪洪楊交不合,誠齋亦自是詩人。清暉何處有園堂,消得先生句發揚。百世空留遺墨在,后生并不識驪塘。
山情澹得似沙鷗,又著松吟雨后秋。無事倘來此靜坐,不知真覺日長不。
金蘭結深契,厚愛兄弟親。歡娛暫相違,一日勝九春。如何舍我去,去逐衢路塵。行役冒雪霰,驅馳極宵晨。寒雀思集樹,凍池念潛鱗。物微尚有托,君作歲晚人。歲晚風已寒,蕭蕭吹車輪。征袍弊不補,野飯新亦陳。別曲亂無腔,別酒醉失巡。私情豈遽忍,欲止知何因。落日如銅鉦,遠山生紫云。君去意惻惻,我留涕紛紛。王度今清夷,世途無荊榛。前期慎努力,莫用懷苦辛。
冷紫心于香暗來,春風一晌著塵埃。浮生難得玲瓏夢,幾樹空花照影徊。
十年奔走風塵里,短發翛翛被雙耳。百回櫛沐向朝陽,千度爬搔照秋水。歲華冉冉逼我來,相對雖悲亦還喜。翻思離亂眼中人,如此頭顱能有幾。乃知鬢絲增老丑,逢人自覺吾形滓。吾聞李翁解作巾,百錢買裹聊復爾。舊藏白氎不易得,古制平頭差可擬。臨風見影頗自整,只有羈人脫蓬累。李翁李翁遺世者,蕭然一屋吳興市。全家但食賣巾錢,能以此技代耘耔。我因作詩貽李翁,愿翁子孫守翁技。我今亦是織屨人,同與徜徉沒馀齒。
朝辭白土低岸,晚泊和尚高岡。樵唱云邊細路,漁家石角輕航。
日照溪光碧起鱗,溪頭雁鶩自成群。可憐獨鶴歸何處,萬里相隨一片云。
吟思翁,翁我思。蒼松碧梧世希有,海月紅云如見之。孤鶴引唳,志在萬里。吞舟之魚,豈游涔水。嗟嗟噫嘻,我思者翁,翁思者何,停云日暮滄溟波。
百花頭上有江梅,更向江梅頭上開。便使詩人慚未識,春前還解上樓臺。天公用意太勤勤,時遣花王為報春。從此梅花應有語,漏他消息莫冤人。誰謂冰霜慘刻辰,暗中和氣自生春?;ㄉ耧@現東君意,說似何勞解語人。聊將芳醑發微殷,豈是冰肌不耐寒。對立亭亭真妙絕,可將近侍乏雌丹。芳叢不遣雪霜封,已是青腰獨見容。更祝春風重著意,行看拂檻露華濃。
欲賦萊衣未有期,且將簪弁戀明時。三年考滿孤琴在,千里寧親一鶴隨。建水暮帆鐘杳杳,楚城寒雁樹離離。過家暫醉西江酒,莫遣都門疋馬遲。
欲問征途事,揚鞭路苦賒。仍聞形逐影,未見筆生花。展卷悲三上,尋詩厭六麻。何如新擇術,巷口賣西瓜。
阿師睡三昧,有如飽葉蠶。以睡作佛事,復名所住庵。夢覺本何擇,月行影在潭。勿笑脅尊者,二子正同參。
帝城燈罷雪嵯峨,二月風光峭未和。馳道殘霙猶駭馬,龍池新柳已如鵝。蔣山出霧春羅薄,秦水含星曉鏡多。日暮歌鐘何處發,五侯門館夜經過。
冥冥天地色,縮縮古今情。所遇多陳物,誰能郁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