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筆多葦管近又得竹筆匣因作絕句
竹奩葦管可幽居,
前日曾藏萬卷書。
烽火不知南北渡,
祝茲微物莫愁予。
竹奩葦管可幽居,
前日曾藏萬卷書。
烽火不知南北渡,
祝茲微物莫愁予。
竹制的筆匣和葦管筆適合在幽靜的居所使用,前些日子這筆匣還曾存放過萬卷書籍。戰(zhàn)火紛飛,也不知南北局勢如何,愿這小小的筆匣和筆別讓我發(fā)愁。
竹奩:竹制的匣子,這里指筆匣。
幽居:幽靜的居所。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里指戰(zhàn)爭。
祝茲:希望這些。
微物:指竹奩和葦管筆。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烽火”可推測創(chuàng)作于戰(zhàn)爭時期。當時社會動蕩不安,詩人可能在幽靜居所中,面對戰(zhàn)亂,借筆匣和筆來抒發(fā)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對文化的堅守和對和平的期盼。其特點是通過常見事物表達深刻情感,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詩人在特殊時期的精神追求。
謹言渾不畏
忍事又何妨
名如九鼎重,筆有萬鈞力。
甘從潁川最,厭就承明直。
頃時未承顏,既見有矜色。
歸語同舍生,吾幾類河伯。
露驛星程,又還控、西風征轡。原自有、孔璋書檄,元龍豪氣。蜀道尚驚鼙鼓后,神州正在干戈里。佐元戎,一柱穩(wěn)擎天,襄之水。
功名事,山林計。人易老,時難值。看新絲一發(fā),甚吾衰矣。轉首從游十五載,關心契闊三千里。便秋空、邊雁落江南,書來未。
此去江湖路渺茫,
千金豈必不垂堂。
淵冰自守詩人戒,
況復庭闈在異鄉(xiāng)。
鳳凰異凡鳥,所食惟其珍。若非青瑯玕,長喙不一伸。君子味道德,足以腴其身。嗟嗟鳳凰食,寧貴五斗塵。
南海有耕叟,山林岸綸巾。耕稼自食力,枉道寧徇人。秋風南畝涼,我稼如云黃。收來滿廂庾,自足供徜徉。擊缶歌烏烏,甕頭秋釀香。隔籬喚鄰翁,相對累十觴。俯仰宇宙間,其樂且無央。問之何代人,無乃是羲皇。
辟書幾日到林間,行李乘秋上庾關。
已報炎荒開相府,定求藥物駐仙顏。
賓廚鹽送銀花白,使舶香分錦鷓斑。
南過羅浮莫留滯,滿山松桂待君還。
皇宗略略。
壽安思若。
天上星辰合,人間乞巧時;
自嗟方識面,已賦別離詩。
麟龍不為瑞,珠璧不為貴。衲僧眼豁開,徹見生死蒂。生死蒂,第一義。諸佛心,祖師鼻。少林傳燈,靈山授記。隨高隨下,何此何彼。假諸因緣,神通游戲。有時五教三乘,有時三德六味。有時屋里主財,有時門頭了事。處處清白家風,人人見成活計。
舍舟登岸入松筠
偶興源頭訪隱淪
掃榻不須延我坐
滿庭風雨自留人
青陽已送當年令,
午夜先開瑞雪花。
麗句漫誇裁謝女,
玉樓渾疑在盧家。
纖承畫轂浮光碎,
密灑瑤燈亂影斜。
醉賞不知天欲曙,
凍云城廓起哀笳。
富貴以榮親,有命不可必。
道義以榮親,古人所無斁。
今雨相逢是上元
一樽殘漏未辭煩
醉眸歸送鰲山盡
離思春憎錦瑟繁
北斗高居縣夜直
南山孤興倚秋園
十年曾是西莊舊
圖卷依稀憶贈言
晚雨催清節(jié)。又秋來明蟾瀉水,清螺映發(fā)。世事煙云時起滅,過眼一場軒豁。盡付與詞人稱杰。莫倚清愁吟蟋蟀,尚新涼冉有秋風熱。殘稿在,暫教撇。
箏琶耳凈聲如裂。陡邊城云間笛起,玉關飛雪。纓系賢王君試請,此際金甌無缺。待纜轡澄清堪說。亭上將軍逢醉尉,問何人能識真癡絕。君不見,驚湍咽。
久耽泉石厭簪裾,
相訪何煩太史書?
五色揮毫曾夢鳥,
半生彈鋏不歌魚。
丹青一幅傳神筆,
日月雙輪送客車。
可嘆容顏隨歲改,
更從何處訪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