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禪林早起二首 其二
不是禪棲水月鄰,
齏鹽歲月反安貧。
老僧休說齋糧少,
我佛原為乞食人。
不是禪棲水月鄰,
齏鹽歲月反安貧。
老僧休說齋糧少,
我佛原為乞食人。
我并非是隱居山林與水月為伴的禪者,在粗茶淡飯的歲月里反倒安心于貧困生活。老和尚不要再說齋糧少了,我們的佛祖原本就是靠化緣乞食為生的人。
禪棲:指隱居修禪。
水月鄰:與水月為鄰,形容隱居環境清幽。
齏鹽:切碎的腌菜和鹽,借指粗茶淡飯的貧苦生活。
齋糧:寺廟里供僧人食用的糧食。
乞食人: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曾以乞食為生,佛教僧侶也有乞食的傳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身處寺廟環境,目睹了寺廟生活的清苦,或許當時寺廟齋糧供應緊張,老僧有所抱怨,詩人由此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安貧樂道的禪意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宣揚安貧樂道的禪學思想。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卻蘊含深刻哲理,以佛祖乞食的典故來勸誡世人看淡物質。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禪學文化的感悟和表達。
目送歸帆風翮輕,贈詩還笑字攲傾。如公風義仍知己,計我隆污合用情。想覲龍顏新得意,未忘牛耳舊同盟。周旋尚可諸公后,肯放江湖了此生。未解州符累已輕,辭源滿意酒邊傾。頡頏前輩真無愧,褒拂迂儒每過情。老境更堪聽別語,書郵當復固齊盟。吳山正合供酬唱,安得風前兩翼生。唾壺聲里晚涼輕,風自虛徐月自傾。詩好要從知者道,格高今識古人情。三熏誰定分膏馥,十襲吾方守詛盟。預恐幽居念離索,時須開卷慰愁生。性資涼踽系時輕,青眼惟公底里傾。砥柱頹波儲碩望,陽春窮谷見高情。青冥蜚上應回首,陸續詩來可待盟。念我老無當世意,擬從樵牧寄馀生。
寂寞幽人宅,低回長者車。坐令門巷迥,情以主賓攄。
非心非佛亦非物,五鳳樓前山突兀。艷陽影里倒翻身,野狐跳入金毛窟。
歲歲花開古洞幽,居人平等各優游。分明一小共和國,雞犬云中也自由。避秦尋得小乾坤,五柳先生但寓言。豈識歐人工探險,美洲真辟一桃源。洞里桑麻太古風,仙家何事井蛙同。愿推芥子須彌法,盡納全球入此中。
生明才七夕,已盼絳河東。三日先烏鵲,雙星即紫虹。應須瓜果待,莫遣酒尊空。愛爾池亭好,披襟納晚風。黃姑頻七夕,白帝始三朝。令節開針縷,佳期望斗杓。迎涼風乍至,送暑雨初消。月出樓西角,催吹紫玉簫。
勤政樓前午朝罷,花萼樓頭西日下。沉香亭畔梧已秋,凝碧池中蓮尚夏。紫衣傳宣詔九宮,宮中麗人脂粉紅。錦鴛綵鳳炫晴日,嬌鶯乳燕隨春風。御廚捧敕陳華宴,錯雜奇珍按時換。擎來粲粲赤金盤,奉出纖纖青玉案。分行判隊眾樂鳴,琵琶篳篥璚瑤箏。月支小?解漢唱,越江妮子能秦聲。何須三擊花奴鼓,六律皆依板為主。玉環指下節奏明,內中一人忙起舞。軟鞋尖帽高麗裝,團花纏身金縷裳。俏裁四幅裹腰窄,寬兜兩袖拖肩長。大垂小垂輕復舉,左挺右挺風旋起。蛺蝶爭翻柳絮云,蜻蜓亂點桃花水。一縱再縱勢欲前,東欹西欹態欲偏。香埃蹴步自掩冉,日光踏影相蹁躚。唐家三郎倚花坐,歡極諸姨盡稱賀。漁陽鼙鼓動地來,歌舞花間忽驚破。
郭西茅屋帶峰巒,竹徑花闌亦可看。騎馬自來還自去,無人知是廣文官。
吾輕瘴海易煙嵐,去歲今辰訪古儋。壹意良民誰似漢,百年循吏莫如譚。鶚書已費幾將上,熊軾猶便再落南。報政不須入郎選,上方濡筆與公簪。
洛陽多錢郭氏室。月夜書晝富無匹。
耿耿河漢輝,中夜西南流。牛女永相望,婉孌悲素秋。安知乘槎翁,徑出海外游。天路或幽險,神仙非所求。
一門忠孝古難全,節義如公史有編。浮議不妨輕瓦石,流風自足重山川。碑銘細刻三千字,塋兆新捐十萬錢。仰止遺容堪再拜,精英何許尚森然。
龍游云霧中,飛空杳無跡。眾口遞交噓,無風生羽翼。富貴信有階,貧賤豈無極。神龍失水而陸居,雖欲升天升不得。
病阻躬臨穴,慇勤寄此哀。嚴霜著松柏,寒日轉蒿萊。千雨應俱集,一詩慚匪才。致芻徐趙在,亦足慰泉臺。
時卿過我西湖坐,全楚英材見此生。五色文章為世重,百年吾道待時行。賢流素志非溫飽,文士填胸有甲兵。蚤晚飛黃騰踏去,好將三策助升平。
一峰突兀上虛空,石怪藤幽樹樹風。四面白云人不見,磬聲如在有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