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倢伃求共養太后長信宮
江籬寄幽渚,萎絕亦何傷。鵜鴂應秋鳴,香草為不芳。
增成奉隆寵,慶會不可常。蕃華豈再滋,白日忽移光。
圃圃合歡扇,冷至捐巾箱。華色茍長好,君恩安可量。
昔為笥中錦,今為階下薔。自由妾命薄,何敢怨參商。
愿托長信宮,灑掃躬親嘗。聊緩須臾景,冀以免百殃。
燕燕飛涏涏,盛寵冠椒房。十年曾一瞬,疇與問昭陽。
江籬寄幽渚,萎絕亦何傷。鵜鴂應秋鳴,香草為不芳。
增成奉隆寵,慶會不可常。蕃華豈再滋,白日忽移光。
圃圃合歡扇,冷至捐巾箱。華色茍長好,君恩安可量。
昔為笥中錦,今為階下薔。自由妾命薄,何敢怨參商。
愿托長信宮,灑掃躬親嘗。聊緩須臾景,冀以免百殃。
燕燕飛涏涏,盛寵冠椒房。十年曾一瞬,疇與問昭陽。
江籬生長在幽靜的小洲,即便枯萎也沒什么可悲傷。鵜鴂在秋天鳴叫,香草也因此不再芬芳。我曾在增成舍享受隆恩寵愛,但這樣的歡會難以長久。繁花哪能再次盛開,時光匆匆如白日迅速移走光芒。曾經團扇被珍視,天氣冷了就被扔到巾箱。如果容顏能長久美麗,君王的恩寵怎會有限量。過去我如竹箱中的美錦,如今卻似階下的薔薇。只怪我命運淺薄,哪敢埋怨你我如參商二星不得相見。我愿到長信宮去,親自承擔灑掃之事。暫且延緩這短暫時光,希望能免去各種災禍。燕子輕盈地飛舞,你曾在椒房盛極受寵。十年光陰如白駒過隙,如今還有誰過問昭陽殿的舊人。
江籬:一種香草。幽渚:幽靜的小洲。
鵜鴂(tí jué):鳥名,即杜鵑,常于春末夏初啼叫,其鳴意味著春天結束,百花凋零。
增成:漢宮殿名,班婕妤曾居此。
蕃華:即繁華。
合歡扇:圓形有對稱圖案的扇子,象征團圓美滿。
笥(sì):竹箱。
參商:參星和商星,二者此出彼沒,永不相見,比喻人分離不得相見。
長信宮:漢代宮殿名,為太后所居。
涏涏(yán yán):形容鳥飛行輕盈的樣子。
椒房:漢代皇后所居宮殿,用花椒和泥涂壁,取溫暖、芳香、多子之義。
昭陽:漢宮殿名,趙飛燕姐妹曾居此
班婕妤是漢成帝的妃子,初受成帝寵愛。后趙飛燕姐妹入宮,深得成帝寵幸,班婕妤受到冷落。為避趙氏姐妹的迫害,她自請前往長信宮侍奉太后。這首詩便是她在失寵后,表達自己心境和愿望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班婕妤失寵后的哀怨與無奈,展現了宮廷女子命運的悲慘。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比興和比喻,委婉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宮廷女性生活與情感的佳作,為后世了解漢代宮廷女性的生存狀態提供了重要資料。
懸崖怪石水潺潺,宜有神龍隱此間。 窮勝不妨穿險洞,尋春那止看群山。 攀龍行即天邊去,躍馬聊同野外還。 好景良辰適相會,一尊且共水云閑。
一天風月近中秋,凝望家山不阻修。 漫浪疏林人已倦,心期猶與素光謀。
羈旅閱世紛,坐念百憂集。 共子時劇談,滿懷冰雪潔。 儀型誰有常,梅花靜玉立。 何用對忘憂,歲寒端有益。
深林擁蒼翠,絕巘頃陂陀。 便欲褰裳去,乘風逸興多。
山中之樂屬高人,風月無邊取次吟。 但使胸中飽丘壑,莫將片點著埃塵。
危陟山椒下碧灣,籃輿竟日劇千盤。 傷心四起經行舊,那復當年彩袖班。
金仙曾此棲,必有奇勝處。 我初入山口,意向三峰注。 還時氣蕭颯,只可亭中住。 神凝目力聚,并上峰頭去。 流云忽相知,油然滿峰樹。
百丈崖懸立,一泓流綠漪。 品題無好語,摹寫冷泉詩。
鼻祖舊游地,留得老桂香。 有能培植之,此香傳諸郎。
長波淼淼七百里,蒹葭颯颯西風起。 玉輪輾出琉璃宮,碧落空明無表裹。 幾峰森列青崔嵬,不知人世皆塵埃。 夜深絲筆遞清響,疑是楚王曾歸來。
結社當年號白蓮,師心應欲繼前賢。 有時中夜初回定,清磬一聲秋月圓。
溪岑縈繞紅塵外,殿閣欹危翠靄間。 我見老僧無一事,老僧更羨白云閒。
山椒亭榭適徘徊,病膜煩襟斗頓開。 若有塵埃何處隔,此中自是少塵埃。
洗除塵垢訪名藍,不得相逢益自慚。 松桂陰森香火冷,亂云空鎖白蓮庵。
花開蝶滿枝,花落蝶還稀。惟有舊巢燕,主人貧亦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