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邢大舍人二首
嚴翁名望重烏臺,公子于今始一來。萬里風霜追遠跡,五湖風景動遺哀。鳳雛共識文明瑞,喬梓誰非世用材。歸去省親思報國,拜恩還擬上蓬萊。
星光南極見天中,嘯傲湖山暢惠風。此日獻圖無俗客,當年同甲盡名公。氣鐘喬岳身常健,眼放長空興不窮。借問先生吟醉后,曾忘昭代有夔龍。
嚴翁名望重烏臺,公子于今始一來。萬里風霜追遠跡,五湖風景動遺哀。鳳雛共識文明瑞,喬梓誰非世用材。歸去省親思報國,拜恩還擬上蓬萊。
星光南極見天中,嘯傲湖山暢惠風。此日獻圖無俗客,當年同甲盡名公。氣鐘喬岳身常健,眼放長空興不窮。借問先生吟醉后,曾忘昭代有夔龍。
嚴翁在御史臺名望極高,公子如今才初次到來。歷經萬里風霜追尋前人蹤跡,五湖風景勾起了往昔哀傷。大家都知道公子如鳳雛般是文明祥瑞之兆,父子誰不是世間有用之才。回去省親還想著報效國家,拜謝皇恩后還打算前往朝廷。在天中能見到南極星的光芒,在湖山間自在遨游享受著惠風。這天獻圖的沒有庸俗之人,當年同一年出生的都是名公。山川靈氣匯聚使身體常健,放眼長空興致無窮。試問先生吟醉之后,可曾忘記圣明時代有賢才。
嚴翁:可能指一位姓嚴且有聲望的老者。烏臺:御史臺的別稱。鳳雛:指杰出的人才。喬梓:比喻父子。省親:回家探望父母。蓬萊:這里代指朝廷。南極:星名,古人認為見南極星主長壽。昭代:政治清明的時代。夔龍:相傳為舜的二臣名,夔為樂官,龍為諫官,后用以比喻賢才。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可能是在送邢大舍人省親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政治相對穩定,作者與邢大舍人及其父親有一定交往,對他們的才德頗為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邢大舍人并表達對其父子的贊美和期望。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送別贈詩的文化傳統,展現了一定的文學審美和社交禮儀。
忠孝全家法,清修極道腴。雍容調庶政,談笑靖邊隅。許國心猶壯,安時貌不枯。脩齡才七十,誰為隔黃壚。
甲第依香火,棲心不離禪。頤神雖綠野,紀績自凌煙。榮觀丹丘外,真游弱水邊。佳城近劉阮,覺路有飛仙。
拈弄溪山詩伎巧,
吐吞風月酒神通。
且將詩酒瞞人眼,
出入紅塵過幾冬。
滿城游女競紛紛,
柳岸桃蹊晝復曛。
不道貧家有機杼,
夜窗燈火尚加勤。
帝車之尾瑤光星,降為神草蒙茸生。秋來結子大如豆,熟者深紅生者青。
背陽向陰椵樹林,三丫五葉何菁菁。玄泉天醴此孕毓,千歲化作嬰兒形。
有時月中恣跳舞,有時地下呱呱鳴。紫團白條種各別,人銜鬼蓋紛其名。
結隊斸取蛇虎穴,銅爐乃與糖霜烹。豈獨開心益神智,久服能使身軀輕。
遼陽真井最堪重,句驪上黨難爭衡。近來采者利速售,深山未許留句萌。
又或揠苗出移植,田園灌溉同春耕。云間先生武功后,含咀經史窮華英。
江湖游倦兩鬢雪,偃蹇歸臥扃柴荊。百城坐擁勤著述,兀兀毋乃搖其精。
況復晚境不如意,憂時涕淚紛縱橫。得非于此病根伏,漸致腰腳艱于行。
憐公衰老贈數莖,虬枝鏗作金石聲。奇功異勛不可說,咄咄肯伍松根苓。
先生服此益矍鑠,力將四海風騷撐。魯殿靈光屹然峙,長為圣代歌升平。
依依柳色黯錢塘,
曉月棲鴉葉底藏。
欲問五陵舊年少,
孤墳誰為筑鴛鴦?
喧豗六月浩無津,
行見沙州束兩濱。
如帶溪流何足道,
沈沈滄海會揚塵。
五月吾來此,
洞中涼似秋。
問僧拓石刻,
攜去記曾游。
鄉里共高淳樸,朝廷薦錫褒封。
康寧九十馀二,巋然雪嶺青松。
白發身全諸福,班衣歡繞十孫。
最是鳳毛五采,明時翙翙高騫。
夜靜月逾潔,翛然意欲仙。
鐙凝紅豆子,香散碧爐煙。
蛩語破孤響,鐘聲空萬緣。
微風一回過,落葉滿階前。
紅云開實滿林香,
海鳥孤飛練帶長。
粵客賦成西掖里,
荔丹時節最思鄉。
勝地春光早,開尊卜夜驩。更深銀燭短,風細玉簫寒。露氣凝疏幌,花陰罩畫欄。六街冶游子,香霧撲雕鞍。
令節逢元夕,春光此地偏。竹枝游女唱,桂酌主人傳。漸覺銀河墜,還驚珠斗懸。悠然歸路晚,萬井散燈煙。
冰輪尚缺。已耿耿流輝,盈階鋪雪。潭子空香,較蓮子清芬,兩般誰冽。荒唐稗史話,認做是、鵲橋佳節。惹無數、樓上穿針兒女,憑闌低說。
風前老顛欲裂。問青海幾處,玉臺銀闕。明日西風,怕點上許多,無情華發。碧簫吹來破,又躍入、龍堂變精鐵。喚他起、須伴狂奴,醉舞冷光潛掣。
三策前陳語漫詳,
外遷一再相驕王。
惟馀正誼兼明道,
此傳流傳萬古香。
人言我瘦形同鶴。朝朝攬鏡渾難覺。
但見指尖長。羅衣褪粉香。
若能吟有異。不管腰肢細。
清減果如梅。凋零亦是魁。
傳呼不用上林丞,傍水登臨遠郁蒸。
解渴漫調金掌露,清心勝飲玉壺冰。
知魚亭畔觀魚躍,得月臺前望月升。
煙斂碧池星漢皎,玉欄高處盡堪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