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日二首 其一
梅開在高岡,仰望不可攀。
微風一動搖,落片紛斕斑。
下者隱幽閟,叢然榛棘間。
著根近溪流,墮地即水灣。
是物佳莫匹,在處堪解顏。
扶藜曳芒屩,永日不得還。
梅開在高岡,仰望不可攀。
微風一動搖,落片紛斕斑。
下者隱幽閟,叢然榛棘間。
著根近溪流,墮地即水灣。
是物佳莫匹,在處堪解顏。
扶藜曳芒屩,永日不得還。
梅花開放在高高的山岡上,抬頭仰望難以攀折。微風輕輕一吹,梅花花瓣紛紛飄落,色彩斑斕。下面的梅花隱藏在幽深隱秘之處,生長在叢生的荊棘之間。扎根靠近溪流,花瓣落地就到了水灣。這梅花美好無比,無論在哪里都能讓人展露笑顏。我拄著藜杖,拖著草鞋,一整天都流連忘返。
高岡:高高的山岡。
斕斑:色彩錯雜的樣子。
幽閟(bì):幽深隱秘。
榛棘:叢生的荊棘。
扶藜:拄著藜杖。
芒屩(juē):草鞋。
永日:整天。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漫步中看到梅花,被其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當時心境閑適,對自然美景充滿欣賞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的美好,突出特點是通過描寫梅花不同的生長環境展現其魅力。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細膩感受和表達。
湘南三月湘水生,馳波跳沫空江鳴。
?砑亂石亙江面,險如瞿塘滟滪誰能攖?
我聞就下水之性,豈樂與石相排爭。
清流何為輒暴怒,鼎沸勢欲蒼厓傾。
其如灘石太險巇,橫排曲扼真難平。
笆竿之船薄如紙,左旋右折中流行。
柁師自許識趨避,到此亦覺心魂驚。
十里五里在俄頃,回頭不見丹峰橫。
一灘才過一灘至,到耳總作奔雷聲。
縱然賦命果窮薄,毋乃太視波瀾輕。
一片西風作楚聲,臥聞落葉打窗鳴。
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覺三更布被輕。
霜壓啼鳥驚月上,夜驕饑鼠闞燈明。
還家夢繞江湖闊,薄醉醒來句忽成。
炎徼時無準,經冬未作寒。白云蒸海熱,碧樹裹煙團。
曉市魚蝦賤,豐塍烏雀歡。郊西逢獵騎,為覓鹿皮冠。
歲事從人問,官聲轉自疑。貧緣安命早,病學養生遲。
對客常求藥,歸裝只辨詩。猶馀幾兩屐,未了一生癡。
瑤池宮闕接崆峒,
山色虛無蕩遠空。
天馬曉行銀漢外,
石鯨秋度玉潢中。
萬疊層峰夾兩溪,
雨馀清氣卻炎暉。
何時學得嚴陵傲,
洗盡塵襟臥釣磯。
細月光隱隱,照我敝床席。
瘦妻中夜嘆,十載久為客。
未育一男女,聊與慰晨夕。
更知幾何歲,復得同安宅。
昔日兩鬒發,今一已見白。
從此盥匜中,何堪照顏色。
江邊梅柳自知新,病里形容只向陳。春色不干枯木事,明朝賀歲莫通賓。
莫將新歲便為新,綵仗春幡不動陳。未轉東風猶是臘,明朝賀歲莫通賓。
曲逐峽田上,
遙期松徑終。
涼風中嶺合,
西日一尖紅。
妙年辭筆已驚人,不謂明時阻致君。
白首郎中歸白水,青衿弟子到青云。
淵明雅有歸田興,賈傅空留吊屈文。
千載定應無孔孟,一言誰為誄孤墳。
萬疊青山,一溪流水。
幽鳥綿蠻,煙蘿鎖翠。
瑞巖活計無多,徒掛傍人唇齒。
徹骨貧窮,熏天富貴。
一陣西風丹桂香。
二三子,吾無隱乎爾。
真率風流在,存羊意可尋。
約賓無速簡,會長有嚴箴。
茗煮他山嫩,花分別院陰。
自然幽賞足,誰道剡溪深。
獨干凌霄不作枝,
垂垂青子任紛披。
摘來還共蔞根嚼,
贏得唇間盡染脂。
雁叫猿啼不可聞,零陵風雨正紛紛。
三巖明滅瀟湘合,二水瀠洄楚粵分。
縱目好看靈岳樹,落帆猶帶隱山云。
探幽更向愚溪去,野性偏宜鷗鷺群。
上層樓、西風瑟瑟,翠蓬吹遍云氣。玲瓏窗戶罘罳靜,煙樹滿城如薺。宮闕里。看碧瓦、觚棱落日秋光洗。遙山暮紫。又低亞妝臺,平分佛塔,一點塞鴻起。
題糕句,公等揮毫色喜。酒人且免憔悴。海棠零亂虬松仆,風景年時誰似。裘已敝。念短荻、疏蘋淼淼江南水。萸房菊蕊。向孤館紅燈,霜螯細擘,人擬故園醉。
忽忽光陰逆旅身,祭詩此夕話艱辛。
頻聞爆竹千家響,又換桃符一度新。
粢餌甑炊寒具品,椒花甕釀隔年春。
老夫疏懶渾無事,隨例衣冠拜歲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