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前山
盈眸蒼翠深,
詰屈尋樵路。
轉瞬嵐氣生,
忽失前峰處。
盈眸蒼翠深,
詰屈尋樵路。
轉瞬嵐氣生,
忽失前峰處。
滿眼都是深深的蒼翠之色,沿著曲折的小路尋找打柴人走的路。轉眼間山間霧氣升騰起來,忽然就看不見前面山峰的所在了。
盈眸:滿眼。
詰屈:曲折,彎曲。
樵路:打柴人走的路。
嵐氣:山間霧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山林時有感而發。當時詩人置身于山林之中,被眼前的蒼翠景色和山間瞬息萬變的氣象所吸引,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林景色的變化,突出其清幽神秘的特點。其以簡潔的語言、巧妙的手法展現了自然之美,在同類寫景詩中具有一定的特色,能讓讀者感受到山林的獨特韻味。
斷碑唐日寺,遺像晉時僧。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釋迦老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幻化空身即法身,個中無染亦無塵。拈匙把箸如明了,掃地燒香不倩人。
群兇用事人心去,大義重新天意回。解使中原無左衽,斯文千古未塵埃。
素壁光搖眼倍明,隔簾風樹弄新晴。樹根蛙鼓鳴殘雨,恍忽南山水樂聲。
歸騎何時遂到家,蒼頭獵獵走風車。丑妻終勝長為客,薄酒能無更飲茶。夢斷北窗涼似水,望中南畝雨飛花。采蓮游女應相識,早晚扁舟訪若耶。
盈盈紅似滴,蝶魂醉、繞遍翠欄干。正玉妃舞歇,畫裙慵整,夢欹羅薦,啼損晶盤。為問怨春春解否,無語亸香鬟。憑賞墮瓊,小簾扶起,背憐搓錦,流水催殘。年光梅黃近,鈿車斷芳事,綺陌闌珊。惆悵鳳池曾見,鉛淚偷彈。怕唾壺點碎,雕筵恨別,帶圍瘦減,珠箔留寒。消受霧邊衰眼,重賦愁鸞。
趙州住院二十年,折腳禪床欠一邊。灰頭土面半饑餓,苦澀家風今古傳。翻笑今人做長老,恰似官人問職田。職田多,我便去,免見缽盂無著處。職田少,我不去,生怕沒鹽兼沒醋。禪門難得好兒孫,正眼近來如掃土。慧林首座久韜藏,個中果熟自然香。大海釣魚拚得失,空船歸去也無妨。
南軒隱約夜聲微,獨詠齊梁綺靡詩。鬼火對山青焰短,依稀憶得獨眠時。
半檐落日曬寒衣,一缽香羹野蕨肥。春雨春煙二三子,水西原上種松歸。
勻疊灘頭碎石,滿添江面清流。聊向個中兒戲,不知何處塵浮。
一抨蘭若復誰家,坐見羲和下日車。燥吻未濡蓮社酒,枯腸空攪玉川茶。搖風綠竹初翻籜,過雨紅葵甚放花。得句至今頻示我,安能郁郁久茲耶。
搖曳一灣秋,指詞仙隱處,溪云迷曉。西堰舊通潮,荒庵畔、古雪沈沈誰掃。清游最羨,酒瓢穩載瓜皮小。彈指楚天愁幾許,憑問舊時芳草。分明圖就殘山,引歸心早是,越莼香了。憑訊冷紅蹤,清波路、果否控鸞重到。梅塍夢渺。微吟愁對瓶枝悄。今夜水窗風絮影,白上鬢絲多少。
藥中有杞菊,甘食比蔬菜。維昔陸與蘇,賦詠窮梗概。搜尋入吾圃,孤根擢荒穢。未能竟俗好,堇堇生意在。辛荑滿袖衽,枝葉不一采。少需摘絳實,疊疊貫珠琲。歲晚脫皮毛,涼葉蘇渴肺。靈厖守我宅,無復逐夜吠。
一缽迢迢歷數州,朱門白屋信緣求。如今繭足歸來也,自在溈山一牯牛。
云杪熒熒一塔燈,覺皇舍利寶煙凝。山門推上三更月,似照前朝禮拜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