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峰
共工發怒亦徒然,
煉石忙忙女補天。
既用斷鰲并立極,
此峰何不立當先。
共工發怒亦徒然,
煉石忙忙女補天。
既用斷鰲并立極,
此峰何不立當先。
共工發怒想撞毀天地也只是徒勞,女媧匆忙煉石來修補蒼天。既然女媧用斷鰲的四足來支撐天地,這座天柱峰為何不率先挺立起來承擔這一重任呢?
共工: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傳說他與顓頊爭奪天帝之位,發怒撞向不周山,導致天傾西北,地陷東南。
煉石忙忙女補天:指女媧煉五色石補天的神話故事。
斷鰲:傳說女媧斬斷大鰲的四足,用來支撐天地的四角。
立極:建立四極,即支撐天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運用神話典故來看,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對傳統文化、神話傳說較為關注和推崇的時代或環境,可能是在游覽天柱峰時,由眼前之景聯想到神話傳說,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神話傳說為題材,通過對天柱峰的疑問,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思考視角。詩中運用神話故事,增添了奇幻色彩,同時也引發人們對事物價值和責任的思考,在文學上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啟發性。
山立翠屏開幾面。畫舸經行,蒲葺□□岸。想過溪門帆影轉。湖光忽作浮天遠。
詩卷來時春晼晚。愁把釣游,佳處尋思遍。不許冷官人所賤。拘纏自嘆冰蠶繭。
涼月鑄秋心。閑處將愁淺處深。未冷先霜吹上鬢,說到而今。便到而今。
露氣夜來侵。舊夢詩邊寂寞尋。各自心情同一懶,君也難禁。我也難禁。
珠水今春柳葉遲,
因君不忍吐長絲。
將歸一曲尊前唱,
黃鳥無聲為別離。
碧沚堂前瞰水官,
只應喚作玉壺看。
頗聞秩秩玳筵展,
莫遣匆匆銀燭殘。
酒付別腸寧怕窄,
詩由廣舌不憂乾。
老夫孤坐三更月,
欲往從之良獨難。
壯年得疾勢能支,不廢霜螯左手持。漸喜一杯留好客,未應五斗似當時。口中舌在時聞句,雪里心安不問師。去臥淮陽從病守,功名他日許君期。
老去生經廢不行,鏡中白發見空驚。解將沖氣通枯指,易甚新陽發舊莖。一悟少年難久恃,不妨多病卻長生。文章繆忝追前輩,服食從來亦強名。
大堤淺浦直如弦,
步月何須訪戴船。
門外小尨休浪吠,
松間野鶴本無眠。
黃花興發登臺后,
綠酒情深秉燭前。
君看冰輪空萬里,
酒星猶自亙長天。
玉清冰樣潔。幾夜相思切。誰料濃云遮擁,同心帶、甚時結。
匆匆休惜別。還有來時節。記取江陰歸路,須共踏、夜深月。
曾記青年別
旦警至暮年
愿求不老藥
長共戴堯天
誰交強纏綿
常持罷作慮
作生隱藕葉
蓮儂在何處
曉漏遙辭丹鳳門
爐煙近對紫云軒
金函拜表趨王會
玉饌宣筵識圣恩
宮花影轉千官肅
海日光臨九極尊
愿使遠臣分岳牧
長瞻明主正乾坤
繞門清槿絕塵埃,
白石蒼蒼半綠苔。
酒力漸消風力軟,
桃花凈盡菜花開。
一泓海水杯中瀉,
萬里銘旌死后來。
世上英雄本無主,
爭教紅粉不成灰。
天街云凈報更遲
一種情懷兩不知
架上羅衣新浴后
篋中紈扇已涼時
鮫人望遠拋珠淚
蠶箔經年理亂絲
剩有樓東舊時月
卻教深夜慰相思
青山隱隱白云深,
溪上茅堂古木陰。
閱罷殘編清坐久,
數聲啼鳥隔幽林。
草色行亭徑路賒,數聲啼鳥舊煙霞。
千山雜出云邊樹,一水長生澗底花。
石鼎丹成猶伏火,瑤臺人去不思家。
尋真幸借天風便,何異當年漢使槎。
祇個是家風,明明入混融。
江光蘆映月,夜色水吞空。
攃手懸崖下,分身萬像中。
回涂登鳥道,恰恰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