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碧落洞二首 其一
崖卷層霄闊,
溪穿碧玉橫。
銀河一派水,
終日瀉天聲。
崖卷層霄闊,
溪穿碧玉橫。
銀河一派水,
終日瀉天聲。
山崖展開,層疊的云霄顯得廣闊;溪水穿過,如碧玉般橫流。這如銀河的一股水流,整天傾瀉著天際的轟鳴聲。
層霄:高空的云層。
碧玉:此處形容溪水清澈碧綠,如同碧玉。
銀河:比喻水流如銀河般綿長、壯闊。
瀉天聲:形容水流聲宏大,如從天際傾瀉而下。
此詩為作者游覽碧落洞時所作。碧落洞為嶺南名勝,以奇巖秀水著稱。詩人游覽至此,為其壯麗景色所動,遂作此詩以記游興。
詩中描繪碧落洞山崖高闊、溪水清澈、水流壯闊的景象,語言凝練生動,通過‘銀河’‘瀉天聲’等意象,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宏大氣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嘆之情。
吳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
將欲辭君掛帆去,云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
羨君素書嘗滿案,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
俯仰人間易凋朽,隱居寺,隱居山,陶公煉液棲其間。
靈神閉氣昔登攀,我離雖則歲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別君莫道不盡歡,不知何處得雞豕,就中仍見繁桑麻。
翛然遠與世事間,挹君去,長相思,云游雨散從此辭。
欲知悵別心易苦
雞鳴發黃山,暝投??湖宿。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銀竹。
提攜采鉛客,結荷水邊沐。
半夜四天開,星河爛人目。
明晨大樓去,岡隴多屈伏。
當與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謝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門。
余方窺石鏡,兼得窮江源。
將欲繼風雅,豈徒清心魂。
前賞逾所見,后來道空存。
況屬臨泛美,而無洲渚喧。
漾水向東去,漳流直南奔。
空蒙三川夕,回合千里昏。
青桂隱遙月,綠楓鳴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論。
吾將學仙去,冀與琴高言。
愛此溪水閑,乘流興無極。
漾楫怕鷗驚,垂竿待魚食。
波翻曉霞影,岸疊春山色。
何處浣紗人,紅顏未相識。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曠望登古臺,臺高極人目。
疊嶂列遠空,雜花間平陸。
閑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覽碑上文,苔侵豈堪讀。
蘇武天山上,田橫海島邊。萬重關塞斷,何日是歸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歸。愁容變海色,短服改胡衣。
談笑三軍卻,交游七貴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魯連書。
函谷如玉關,幾時可生還。洛陽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變羌胡語,人多沙塞顏。申包惟慟哭,七日鬢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蘆葉齊。歸心落何處,日沒大江西。
歇馬傍春草,欲行遠道迷。誰忍子規鳥,連聲向我啼。
側疊萬古石,橫為白馬磯。
亂流若電轉,舉棹揚珠輝。
臨驛卷緹幕,升常接繡衣。
情親不避馬,為我解霜威。
迥出江山上,雙峰自相對。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
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靄。
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
山陰過羽客,愛此好鵝賓。
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
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繩。
斜低建章闕,耿耿對金陵。
漢水舊如練,霜江夜清澄。
長川瀉落月,洲渚曉寒凝。
獨酌板橋浦,古人誰可征。
玄暉難再得,灑酒氣填膺。
我行至商洛,幽獨訪神仙。
園綺復安在,云蘿尚宛然。
荒涼千古跡,蕪沒四墳連。
伊昔煉金鼎,何年閉玉泉。
隴寒惟有月,松古漸無煙。
木魅風號去,山精雨嘯旋。
紫芝高詠罷,青史舊名傳。
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憐。
舊苑荒臺楊柳新,
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吳王宮里人。
颙望臨碧空,怨情感離別。
江草不知愁,巖花但爭發。
云山萬重隔,音信千里絕。
春去秋復來,相思幾時歇。
白楊十字巷,北夾湖溝道。
不見吳時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復,宮城盡傾倒。
六帝余古丘,樵蘇泣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