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畫二絕 其一
稚子牽衣泣,鄰翁答語喧。
歸人定何處,風物似羌村。
稚子牽衣泣,鄰翁答語喧。
歸人定何處,風物似羌村。
小孩子們拉著衣角哭泣,鄰家老翁大聲回應。歸來的人究竟去了哪里?這里的風景物事像極了羌村。
稚子:幼小的孩子。
喧:聲音大、喧鬧。
歸人:歸來的人,指詩中被詢問的對象。
風物:風景、風俗事物。
羌村:借指杜甫《羌村三首》中描繪的戰亂后歸鄉的鄉村場景,此處代指類似的平凡鄉村。
此詩或創作于作者觀察鄉村生活時,通過捕捉稚子、鄰翁的互動場景,借‘羌村’典故暗合傳統歸鄉主題,反映對平凡生活中人文細節的關注。
詩以白描手法描繪鄉村歸人場景,通過稚子、鄰翁的互動與‘羌村’意象,營造親切而略帶悵惘的意境,展現對鄉村生活的細膩觀察與人文關懷。
本自驂鸞駕,何因下爵羅。未沖霄漢去,且傍水云過。收拾為閑伴,提攜作好歌。莫懷軒冕意,風月共婆娑。縞袂真仙馭,玄裳羽客衣。千年令威至,萬里佐卿歸。蹋雨青苔院,棲煙白板扉。蕭條真老伴,相對兩忘機。
淮甸曾專席,邊庭舊倚烽。勞深蘇屬國,名重鄭司農。末路收奇駿,中原失臥龍。感恩門下客,絮酒阻扶筇。
少年已慣擲年光,時節催驅獨不忙。今日無疑亦無病,前程無事擾醫王。
野泊投村店,人煙聚一沙。月搖江作練,霜落樹生花。近海吳天盡,穿溪泖路斜。流年與流水,應自笑無家。
喜勝春幡裊鳳釵,新春不換舊情懷。草根隱綠冰痕滿,柳眼藏嬌雪影埋。
不知天上與人間,云外悠然見此山。放艇獨來尋舊約,一年能借一春閑。
包羲一畫開天地,倉頡之先有文字。河圖洛書圓復方,龜龍泄盡先天秘。后來書契無真傳,丹臺留得青霞編。誰能識字還識義,人間煙火真神仙。圖中字字燦可睹,六書八法無今古。自從李相作回鸞,既壽永昌為鼻祖。增華繼起兒與孫,文章經緯推淵源。黃麻墨敕傳天語,如綸如綍皆王言。我翁受命九稽首,欽哉天長還地久。歸來寫作百壽圖,錦字光芒射星斗。主人一飲一百杯,百花對酒參差開。百和香生青玉案,百戲齊陳錦繡堆。百粵天高佳氣郁,百尺樓頭初見日。百昌暢遂百寶生,百兩盈門百庭實。區區百壽何獨然,百福百祿相周旋。百年三萬六千日,日日逢君地上仙。
簾半窣。四座綠圍紅簇。歌盡玉臺連夜燭。歡緣仍恨促。休唱蓮舟新曲。煙水畫船搖綠。腸斷鴛鴦三十六。紫蒲相對浴。
雪隱城月高,使君梯樓坐。縣綆訊諜士,但自苦城破。問賊一何多,數百馀七個。長矛三十六,虛弓七無笴。腰刀八無馀,徒牛相右左。轉戰路千里,百涉一無舸。發卒三千人,將吏密如果。賊來如無人,猝至使君下。
乍拂芳池遠,還窺繡幕重。莫將花片蹴,飛舞滿筵中。
苔徑從侵郭北門,還思此夕共芳尊。著書自得聞弦意,披褐寧酬到骨恩。涼色漫空辜獨寤,秋風歷野罷千喧。人間見說清平了,來日何妨且不言。
葉葉里。一枝冷浸銅瓶水。銅瓶水。飛英簇簇,硯屏香幾。夜來雪片敲窗紙。半衾芳夢相料理。相料理。梨花漠漠,江南千里。
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
髭鬢多年雪,交情百煉金。青山樓上坐,白鳥樹中吟。行路畏相識,尋僧說此心。欲將白云畫,歸掛草堂深。
落葉將蟬去,浮云逐雁來。可憐出塞客,不上望鄉臺。賈屋懸歌席,滹沱瀉酒杯。佳晨同戲馬,聊倚宋公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