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許涑文觀察擬諸將 其三
四海游談愿識韓
壯圖先見戰皋蘭
出塵軍略戈鋋老
絕塞風煙道路難
麾羽幕前遲謝艾
盤矛帳下渴陳安
匡時一疏扶清議
早晚天山看筑壇
四海游談愿識韓
壯圖先見戰皋蘭
出塵軍略戈鋋老
絕塞風煙道路難
麾羽幕前遲謝艾
盤矛帳下渴陳安
匡時一疏扶清議
早晚天山看筑壇
天下游說之士都渴望結識賢才,宏大的抱負先在皋蘭之戰中顯現。超凡的軍事謀略縱使兵器已老,邊塞的風煙更顯道路艱難。帳前如謝艾般的將領尚未到來,帳下渴望有陳安那樣的勇將。一篇匡時的奏疏能扶持公正輿論,不久將在天山筑壇拜將成就功勛。
識韓:典出李白《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指希望結識賢者。
皋蘭:地名,今甘肅蘭州附近,古代為邊防要地。
戈鋋(chán):古代兵器,戈為橫刃,鋋為短矛。
謝艾:前涼名將,以少勝多擊敗后趙,此處代指卓越的將領。
陳安:西晉末隴右名將,善使長矛,勇猛過人,此處喻指驍勇的將才。
筑壇:古代筑壇拜將的儀式,象征任命重要將領。
此詩為和許涑文觀察《擬諸將》組詩的第三首,可能創作于清代中后期邊患頻仍之際。詩人通過和詩形式,借詠嘆歷代名將,表達對當下將領匡扶時世、安邊立功的期望。
全詩以‘識賢’起,以‘筑壇’結,既贊揚將領超凡的軍事才能與匡時之志,又通過用典與意象渲染,展現對其建立邊功的殷切期待,是一首兼具歷史厚重感與現實關切的詠將之作。
縷煙何處燭清虛,知是烏臺退食初。青咮出籠分乳雀,絮花浮鼎噀游魚。竟陵錄后名方遠,顧渚春前葉已疏。渴夢十年消未得,寒泉誰致惠山馀。
桃花初乞楚山春,歌罷新辭已動人。雙井密云香詎歇,八公甘露跡空陳。湘瓷聞色寧同格,盧碗澆煩覺有神。歲晏因君方賞味,小齋擎盞憶相親。
空山百族鳴禽,
靜聽無非好音。
何止勝俗人語,
便可罷無弦琴。
故國河山一旦亡,
流離失所我心傷。
求仁何必甘薇蕨,
聊把龍砂作首陽。
末宦從遠投,沈痾得此心。
愿言曲神降,何用官鬼臨。
幽興落醴浦,清夢繞崧岑。
使我既慚昔,奈何復愧今。
莫道春情殺。正東山、中年興致,破除時戒。日夕花閒長勤護,算只金鈴力大。問何處、許多金貝。巨朔侏儒均叨飽,只相如、自有文章賣。春草綠,更清快。
邀人做個看花會。盡紛紛、香車寶馬,金盤銀膾。楊柳橫眠桃花笑,總是東風無賴。把弦管、吹開浮壒。蛤粉墻匡平樓檻,隔墻匡、天遠修眉黛。還認是,檀郎畫。
盤曲青林接翠微,
流泉每送出坡歸。
誰知心眼無邊際,
細雨江南白雁飛。
研匣塵侵新燕飛。槐蔭正轉午風微。未教炎暑上羅衣。
細草念春心似夢,落花隨水意如歸。紅香黛喜在薔薇。
贈秩徽章洽,求書秘草成。
客隨朝露盡,人逐夜舟驚。
蒿里衣冠送,松門印綬迎。
誰知楊伯起,今日重哀榮。
烏刺古江山,風物秀而野。
忠毅與富察,其人皆健者。
賜第成瓜田,荒祠剩頹瓦。
陵谷一變遷,侯王亦已假。
何如高節義,聲名震天下。
所以胡澹庵,千古皆其亞。
盡說休官靖節賢,
幾人真個隱林泉。
如今卻有云仍在,
牢在平塘十五年。
高樹啼鵑度晚風,渚煙晴挹蓼花紅。虛窗不用分榆火,強半田家委巷通。
曲橋通處有垂楊,南堰風微黍稻香。秋雨黑甜呼未起,枕邊流水聽滄浪。
慎□重調鼎,宣威屢干方。
夷吾欣在晉,尚父果興唐。
劍佩凌煙閣,笙歌逸老堂。
猶聞病乘驲,遺恨隔清光。
翠竹修篁近滿林,建牙排戟日蕭森。
玄蟬不受槐間暑,鐵馬時嘶院外陰。
一榻羲皇高枕夢,數弦周孔對琴心。
蒲葵葛袂尋常月,閒卻秦娥搗素砧。
恨結眉峰。兩抹青濃。不忺人、昨夜曾中酒,甚小蠻綠困,太真紅醉,肯嫁東風。
無奈游絲墮蕊,盡日□逐飛蓬。把西園、斗草芳期阻,怕明朝微雨,庭莎翠滑,濕透蓮弓。
摩天皆勁翮,對壘盡雄詩。漢士增三杰,唐儒益二夔。
素修同德行,良會展尊彝。恥佩蘇秦印,閒吟谷永詩。
郡條頒美政,邦典守新規。暗換陰陽氣,平分晝夜時。
南朝馀草樹,戰國舊城池。弱跪霜前蟹,奇眸水底龜。
風標觀畫鶴,禍福中靈棋。尼父談諸蔽,尤當謹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