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壽寺
持身崇孝理,
清凈契真如。
歲久開金寺,
時來降玉輿。
持身崇孝理,
清凈契真如。
歲久開金寺,
時來降玉輿。
修養自身推崇孝道的道理,清凈之心契合真如本質。年代久遠后建立了這座金色寺廟,時機到來時帝王的車駕降臨。
持身:修養自身。
崇孝理:推崇孝道的倫理道理。
清凈:佛教用語,指遠離煩惱、雜念的澄明心境。
契:契合、符合。
真如:佛教術語,指事物永恒不變的真實本體。
金寺:指德壽寺,形容寺廟的莊嚴華麗。
玉輿:帝王的車駕,此處代指皇帝。
德壽寺為清代皇家寺廟,此詩或作于帝王巡幸德壽寺時。詩中'持身崇孝''清凈契真如'既呼應儒家孝道傳統,又契合佛家思想,反映了清代統治者對儒釋文化的并重。
全詩以簡練語言融合儒家倫理與佛家思想,既贊美德壽寺的歷史與莊嚴,又暗含對帝王重視孝道、推崇佛法的頌揚,是一首典型的宮廷應制詩,體現了清代皇家文化的多元融合。
霜毛隨葉落,搔首忽心驚。節物其如我,乾坤聊且生。誰家無月色,何樹不秋聲。好在清哦地,戛然庭鶴鳴。
好風殘暑不同涂,穩看饑蚊自掃除。不謂南軒有佳竹,捲簾相對一床書。
春來無處無芳草,何處春光應更好。喬木啼鶯日正暄,華堂戲綵人難老。早向深閨足苦心,蠶繅布縷又金針。夭桃已協周南詠,慈竹仍涵晚歲陰。澗蘋采得還親芼,天岡幾為思親到。長子提孫孝不衰,壽康宜獲天之報。即今七帙顏猶童,香風坐滿芝蘭叢。白頭老弟逢生日,長歌徑過東山東。五人同產三人在,誰能不念平生愛。有分歡娛合共追,無情歲月從渠邁。舊路重尋了不差,入門弦管競嘔啞。殷勤一酌長生酒,看取蟠桃幾度花。
日暮涼風急,蕭然一旅身。酒邊歌草草,畫底喚真真。亂?因多想,閑愁不為貧。苦為懷土意,此際更傷人。
菊花開晚。悵燕云絕塞,戰云彌漫。自結伴欲作南旋,奈霜露方滋,羽毛未滿。飛不成行,反遇著西風拆散。聽哀鳴剩了,孤身瘦骨,寸心枯眼。誰憐歲華荏苒?任音沉信杳,夢悲魂怨。想舊侶猶佇江干,也曾望天涯,夕陽帆轉。織女相思,恨隔斷銀河難見。忍看他,明月孤圓,冷云四卷。
弟妹分離久,家鄉信息遲。賣書人殺直,穫稻雨愆期。發向愁中白,顏從病后衰。終年常役役,何日是歸時。
桃葉渡頭聞唱歌,孤帆欲發奈愁何。君歸是我來時路,山水無多離思多。
江海翩然勇賦歸,只從靜里見天機。一經斷送休休了,萬事消磨念念非。隱幾不知流水動,閉門常見白云飛。若為同結齋中友,老向蒼山采蕨薇。
佳期一別似青天,石作郎心有恁堅。豈是相思難得夢,數宵原自不成眠。
懷刺歸來臥枕書,白云滿榻閉門初。草《玄》未信揚雄病,禮法從知阮籍疏。短障夕陽悲蟋蟀,方塘秋水老芙蕖。南村口燥呼難得,一任狂風捲弊廬。
遠塞風高暮角哀,浮云終日去燕臺。百年駿骨逢時晚,十月鴻書隔歲來。錦水即從巫峽出,青山定向劍門開。獨傷人事多留滯,萬里停云日幾回。
煙樹云林半有無,野人行李更蕭疏。堠長堠短逢官馬,山北山南聞鷓鴣。萬里關河成傳舍,五更風雨憶呼盧。寂寥一點寒燈底,酒熟鄰家許夜酤。
青燈照酒樂其中,色界本空身亦空。休寄諄諄勸降表,揭竿我已抗天公。
豈無山水慕,只是舊游孤。隴上遭田父,壚邊問酒徒。頹年資藥餌,野性適江湖。回首鹓行地,春風滿鷓鴣。
蠻觸鏖兵今始休,險窮怪極一眸收。煎燎畏景過三伏,笠屐空山已十秋。云本無心仍出岫,水雖不競也分流。未枯衰草隨春動,吐蘗舒青盼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