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懊道人臨趙松雪水墨鴛鴦兼書崔玨詩
蘆荻風起橫塘秋
雙雙貞鳥相匹儔
惡彰文彩斂錦翼
還防羅畢藏沙洲
水墨吳興號逸品
詩篇崔玨稱名流
道人摹擬盡神妙
欲辨真贗勞清眸
蘆荻風起橫塘秋
雙雙貞鳥相匹儔
惡彰文彩斂錦翼
還防羅畢藏沙洲
水墨吳興號逸品
詩篇崔玨稱名流
道人摹擬盡神妙
欲辨真贗勞清眸
蘆荻在秋風中翻卷,橫塘的秋色已深,一對對忠貞的鴛鴦彼此相伴。它們收斂了華美的羽色以隱藏行跡,還警惕著羅網躲進沙洲。吳興趙孟頫的水墨鴛鴦堪稱超逸之作,崔玨的詠鴛鴦詩亦是名流佳篇。懊道人臨摹得神妙逼真,想要分辨真跡與摹本,需得仔細端詳。
貞鳥:指鴛鴦,古代以鴛鴦象征忠貞愛情,故稱。
羅畢:羅網。畢,古代一種長柄小網,用于捕鳥。
吳興:趙孟頫(號松雪道人)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此處代指趙孟頫。
逸品:古代書畫品評等級之一,指超越常格的精妙作品。
真贗:真跡與仿作。贗,偽造的。
此詩為作者觀懊道人臨摹趙孟頫水墨鴛鴦圖并題寫崔玨詠鴛鴦詩后所作。趙孟頫(松雪)為元代書畫大家,崔玨為唐代以詠鴛鴦詩聞名的詩人,懊道人臨摹二者詩畫,作者借此題詩評價藝術臨摹的成就。
全詩緊扣‘題臨作’主題,先繪鴛鴦避害之態以襯原作生動,再贊趙畫崔詩之高,最后稱道人臨摹神妙,既展現原作藝術價值,又突出臨摹技藝的高超,是一首典型的題畫詠藝之作。
江南故事,杏子花時春雨。怎綠萼猶開,點點沁至融酥。細撥壚灰,嫩寒消得何郎賦。霜禽偷眼,冰蟾斂魄,銀云低冱。長憶伯鸞,五噫身世,倩誰將護。算贏得扶籃通子,侍書清娛。搓鬢長吁,何時還我舊瓜廬。春燈影里,漏痕和淚,滴盡明珠。
平生五岳興翩翩,因戀朱顏不復前。潘岳只今無內顧,迢迢一任越山川。
一句了然超百億,如如不動纖毫力。普眼當觀如□□,春晴曉霧連天碧。
筆頭風雨斡千鈞,早歲嘗充觀國賓。避事就閒真得計,有才無用且藏身。虛名到底將安濟,涉世而今不厭貧。白發相看老兄弟,暮年同作太平人。
市門再見,似千年元鶴,暫來華表。一尉居然稱吏隱,從古神仙官小。丹井泉深,石幢苔冷,絕壁銜殘照。山中匣劍,夜寒猶自孤嘯。嘆息狐鼠從橫,論奸抗疏,心豈無廊廟。玉馬銅駝驚轉眼,愁望五陵煙草。嶺上吹笙,云閑飛鳥,攜手成同調。最憐佳婿,羊裘六月垂釣。
溪上重來兩鬢絲,豈知拙政久猶思。旄倪欲見葉公面,香火共存朱邑祠。爭勸令君持酒盞,不容老子閉車帷。誰言俗薄今非古,我與斯民各秉彝。
春色堂堂去,云容故故陰。情連芳草遠,愁共碧波深。一雨能多久,鳴鳩只合瘖。杖頭方寂寞,那得濁醪斟。
鼎湖龍去上升天,弓劍埋藏四百年。金碗玉龜無恙在,不須清淚滴銅仙。豎儒瞻拜舊山陵,落日平蕪百感生。欲奏通天臺下表,只憐才謝沈初明。
當年和靖托良謀,大好湖山占上游。秾李夭桃爭后起,任憑經過不回頭。
高筵對雪多清興,況復江天落草堂。漠漠凍云低野樹,霏霏風絮過山墻。寒疑點綴侵簾影,坐判虛明映燭光。莫怪夜深吟不就,舊歌元讓郢人強。
薄暮長安道,風塵滿素衣。尋朋因久出,坐詬偶遲歸。紅日銜山落,烏鴉繞樹飛。舉頭云漢闊,星月已揚輝。
水邊一聽白銅鞮,高堰槐陰路欲迷。近郭小兒休拍手,驛亭人向萬山西。
嶺外四時暖,殘冬花欲然。忽睹非常瑞,雪應到今年。昨夜雪霏霏,今朝風乍微。桃花間菜花,春色競芳菲。黃花遍綠圃,蝴蝶出芳晨。春心浩如海,春愁亂如塵。春愁怯春風,春衣仍重絮。有美忽相過,強拉看紅雨。美人隔河洲,相望不咫尺。無路復無媒,何當通素赤。昨日佳客來,顛倒穿衣舄。烏紗不裹頭,方巾待賓席。皇都隔嶺表,一萬六千里。何時更往來,著此王喬履。昨日看梅花,紛紛飄玉屑。今朝看梅子,已向枝頭結。
待銅街試馬,奈海上、層陰如墨。翠樓望春,東風無氣力。柳未全碧。昨夜紅欄雨,便如新酒,試小槽珠滴。平明滿地蒼苔積,有鶴知寒,無鶯咒濕。蓬門望穿雙屐。向茶煙歇后,凝佇佳客。園梅都坼,駐芳暉幾日。掩映修篁外,緋間白。疏香暗度簾隙,好殷勤贈與,綠華條脫。當華處、魫窗明密,無奈是,十日春寒瑣夢,損卿顏色。團圞月、又照燈夕。看近來、薊北江南岸,花交玉接。
素女忽歸天漢去,孤猿空有玉環留。從今不娶神仙婦,未有恩情到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