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其六
霽光搖目。春入郊原綠。殘雪壓枝堆爛玉。時聞枝間蔌蔌。
瘦藤細履平沙。醉中一任欹斜。落日數聲啼鳥,香風滿路梅花。
霽光搖目。春入郊原綠。殘雪壓枝堆爛玉。時聞枝間蔌蔌。
瘦藤細履平沙。醉中一任欹斜。落日數聲啼鳥,香風滿路梅花。
雨后初晴,陽光閃耀,春色已進入郊野的綠原。殘雪壓在枝頭,好似堆積著的美玉,不時聽到樹枝間簌簌的落雪聲。我拄著瘦藤杖,穿著輕便的鞋子漫步在平沙上,醉意中任由身體傾斜。落日時分傳來幾聲鳥啼,一路上都彌漫著梅花的香氣。
霽光:雨后初晴的陽光。
爛玉:碎玉,比喻殘雪。
蔌蔌:象聲詞,這里形容雪從樹枝上掉落的聲音。
瘦藤:細藤做的手杖。
欹斜:傾斜、歪斜。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詞中描繪的春日景象和閑適氛圍推測,可能是詞人在一個春日外出游玩,看到郊野美景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詞,當時心境輕松愉悅。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春日郊野之景,突出特點是寫景細膩,從多感官角度展現美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以其清新自然的風格展現了春日之美,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種學須時習,工夫似力田。終身似穮蓘,不必問豐年。
仲冬好風日,故山嘉樹林。信履觸幽賞,改席就清陰。青蔥冒霜草,啁唽先候禽。人生貴所適,毋為懸別心。
遠上含鄱亭,俯視含鄱口。五老坐巍然,湖光悅懷抱。
年年見說人多往,豈有昨宵今再來。猶向石坪低處望,不妨籬菊暫時開。峰高引水當階濺,日逼移槐隔檻栽。青山得住何嫌老,返景初殘月上臺。
檐花細雨廣文氈,不到江城又十年。投筆謬曾先俊杰,橫經深喜得才賢。乾坤一氣鳶魚外,風月無邊杖屨前。遠大相期須努力,宣尼三絕在韋編。
南岸村邊好放船,早春風日凈涓涓。風吹錦水文章見,日射金沙色相鮮。匝匝碧山圍矮屋,輕輕白鷺掠晴川。細詢民瘼非前度,猶喜溪光似昔年。
源渭奔禹穴,輕瀾起客亭。淺淺滿澗響,蕩蕩竟川鳴。潘生稱運石,馮子聽波聲。斜去臨天半,橫來對始平。合流應不雜,方知性本清。
五載論交在石渠,史成又見拜新除。賜金且喜光行李,典教寧忘載舊書。文物只今稱兩浙,衣冠自昔重三衢。茲行努力勤師道,講罷應知樂有馀。
平生嘿識玩詩昌,對客揮毫底未忘。祇恐韓陵讀碑客,誚君草草誚吾狂。
粵南封邑未論邊,不重詩書重力田。半載震沖奔戌鼓,幾家樵爨復燈煙。賣刀渤海寧□廓,興學文翁在折旋。吏隱向來容別駕,不妨歌頌太平年。
風觀生涼底事雄,五湖煙浪一堂中。公方觀水那無術,客欲工詩正坐窮。翻出秋潮真是幻,化成蓬嶠本來空。筆端造化渾奇特,為掃茅茨半畝宮。鈴閣文書得少休,故將湖水慁清眸。似從天姥逡巡坐,擬放仙槎自在流。具眼不隨千派轉,此身元并一漚浮。羌誰戲墨通三昧,信是人間萬法儔。
懶散無堪合杜門,十連帥閫若為分。仁風尚可揚千里,勇氣安能作六軍。戈甲紛紛徒曜日,旌旗獵獵漫連云。歸來夾道人爭看,應笑蒼顏老使君。
憶得長淮汗漫時,樓臺歌吹錦城圍。呂梁水落河魴美,芒碭霜寒野雉肥。道路久無人北上,關河空有雁南飛。可憐風物非疇昔,蒿棘如林蔽夕暉。
大星夜夜落軍前,社稷攸關豈偶然。自愿鞠躬甘盡瘁,不教性命茍生全。三分已定隆中局,六出難回劍外天。身后敢將王事置,殷殷猶薦琬袆賢。
軒皇刳木始為舟,傳至淹君已萬秋。日月空流仍舊貫,如拘羲仲作縲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