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戚將軍將至領老妻從萬山中往鐔州賦二首
未必妖星墜,應憐瘴嶺迷。支撐尋鳥道,曲折步漁溪。時事多無據,音書少有題。十年群盜劇,竄伏淚長啼。
元帥聞將至,七閩徯后秋。欲回上帝怒,先復匹夫仇。獻馘鯨波上,招魂劍水頭。殘生留眼看,平復舊神州。
未必妖星墜,應憐瘴嶺迷。支撐尋鳥道,曲折步漁溪。時事多無據,音書少有題。十年群盜劇,竄伏淚長啼。
元帥聞將至,七閩徯后秋。欲回上帝怒,先復匹夫仇。獻馘鯨波上,招魂劍水頭。殘生留眼看,平復舊神州。
不一定是妖星墜落,但應憐惜瘴氣彌漫的山嶺讓人迷失方向。艱難地尋找山間險道,沿著曲折的漁溪前行。時事大多難以捉摸,書信也很少有可寫的內容。十年來群盜猖獗,我逃竄隱藏常常悲淚長流。聽聞元帥即將到來,七閩之地的百姓盼到了晚秋。想要挽回上帝的憤怒,先為百姓報仇雪恨。在波濤洶涌的海上斬殺敵人,在劍水邊上為亡魂招魂。我留下這殘生拭目以待,期待收復舊日的神州大地。
妖星:古人認為妖星出現預示災禍,這里可能指倭寇等盜匪。
瘴嶺:指有瘴氣的山嶺,多在南方。
鳥道:指險峻狹窄、只有飛鳥才能通過的山路。
馘(guó):古代戰爭中割取敵人的左耳以計數獻功。
七閩:古代指今福建和浙江南部一帶。
徯(xī):等待。
此詩創作于明朝倭寇等盜匪猖獗的時期。戚繼光作為抗倭名將,在東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寇,保衛百姓。作者聽聞戚繼光即將到來,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動蕩不安,百姓深受盜匪之苦,作者在艱難的環境中逃竄,渴望能有英雄來拯救蒼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社會動蕩的憂慮和對收復失地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質樸的語言展現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在文學史上,它從側面反映了明朝抗倭時期百姓的生活和心聲,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平生心性愛寬閒,又作新堂傍舊山。云石巧當斜徑處,露泉時滴小池間。老來書策元非課,世上功名豈有關。我不絕塵塵自絕,翛然晨往夕忘還。
瓊臺玉館照青紅,夢斷思陵檜柏風。三十二門金鎖合,年年春雨掃梧桐。
潯陽千里恨春潮,一去麻姑信息遙。華表縱教歸白鶴,也應城市半蕭條。
偶隨云去伴云歸,笑指清都在翠微。為我中間留一榻,他年去著薜蘿衣。玉笥山連都水坑,拂云樓殿對崢嶸。君歸后夜無馀事,臥聽寒泉落澗聲。莫惜臨行酒一杯,看君上馬古城隈。相望兩地無多遠,頻寄音書與雁來。
奮零應有漸,涕息已多時。豈謂桑柔造,居然麥秀悲。置身憐晚暮,僦舍愧棲遲。會策青藜杖,猖狂恣所之。
宇內何牢落,客行雙鬢華。千山萬山底,老眼付梅花。
何年驅石至,十里接湖干。雁鶩煙波渺,魚龍夜水寬。采菱歌進艇,對月坐持竿。無限瀟湘意,秋初露已寒。
入橘浦兮容與。心敞惘兮迷所識。視煙霞而一色。深秋窈以虧。天上列星之所極。
殘燈耿耿夜何其,虛室空悲禪坐時。廿載形骸孤鶴吊,一生心事故人知。雨添郭外沉龕草,風涸窗前洗硯池。白社曾同秋后集,而今惆悵泣題詩。
白首為農事,黃冠是野夫。祈年隨父老,在世作仙儒。花插高堂喜,鶯歌稚子娛。但令憂患少,閉戶即黃虞。
讓王開國江之左,尚父周王十三世。僣王一變變于夷,至德巍巍誰復繼。有美季子才且賢,歷聘上國何翩翩。東游縱觀太師樂,王風帝德皆能言。周旋齊魯說諸子,無愧古人相警意。衣酬獻著交情,佩劍終縣見高誼。使車焞焞尚未還,魚中之刀機已先。去之寧附子臧節,不忍父子兄弟戕其天。世人躗言何足數,類云辭國兆亡土。不知自古皆有亡,曾有遺風振千古。春秋大義昭日星,特筆表墓幽光明。故國遺祠神戾止,吳民世世豐粢盛。周之孫子烏臺彥,烈日秋霜映顏面。闔閭城邊春水波,蕩漾蘭舟過淮甸。高臺鳳舞大江東,孰作烏臺氣勢雄。明年臺前霜葉紅,歸陪驄馬觀吳風。觀吳風,歌至德,季子祠前照秋色。
趨庭記說崧臺事,應詔曾瞻十二旒。焚草再陳憂國疏,吟詩多上閱江樓。手存舊澤惟鴝鵒,心有殊恩但蒯緱。誰念夕陽風在樹,有人持缽過端州。
終日不能盡,妙語似醍醐。近來快意何事,相對暫忘魚。子欲手援天下,車舸今將馳逝,風雨念長途。吾亦欲東耳,郁郁此安居。持白眼,俯而笑,仰而吁。世間多少芻養,甘作一郎奴。踏遍山川險阻,交盡北南豪杰,暢讀古今書。日月已云邁,不敢愛吾廬。
一別天涯十見春,重來白發一番新。心知話盡春愁處,相對依依如故人。
王家又向此名村,只欠青山似左原。滿眼黃茅仍白葦,荒蕪疑是我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