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塋治事歸
先人昔慕棲山樂,賤子今懷陟岵悲。
柏葉初生石墻短,況無金帶買豐碑。
先人昔慕棲山樂,賤子今懷陟岵悲。
柏葉初生石墻短,況無金帶買豐碑。
先父從前羨慕隱居山林的樂趣,我如今懷著思念父親的悲痛。柏葉剛剛長出,石墻低矮,況且我沒有錢財去買高大的豐碑。
先塋:祖先的墳墓。
先人:指作者的父親。
賤子:作者自謙的稱呼。
陟岵(zhì hù):出自《詩經·魏風·陟岵》,后用以表示對父親的思念。
金帶:這里指錢財。
豐碑:高大的石碑,多用以頌揚逝者
推測此詩是作者在為先人墓地處理事務歸來后所作。可能當時作者生活并不寬裕,面對父親的墓地,想到父親生前的喜好和自己如今的處境,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父親的思念和愧疚。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親情的重視和對先人的緬懷。
東吳陸處士,德性何溫純。壯歲入京國,因為堯舜民。操履異流俗,卓犖超凡倫。事親盡誠孝,教子思立身。人皆尚華美,淡薄甘清貧。眾方兢聲利,斂跡潛其珍。篤信重交好,姻睦諧宗親。無營亦無慮,壽福期駢臻。云胡振霞佩,奄爾違世塵。聞者共悲悼,考德伊何人。容臺表素行,百世揚清芬。臨風發哀些,我亦為沾巾。
蘭芬馝■藹衿裾,一片沖懷玉不如。事事擬君家叔度,祗輸年少赴公車。
城居邊徼壘遐荒,煙瘴盈眸癘氣茫。日暮海風搖屋樹,春秋溪水泛籬墻。思軍久戍炎蒸地,念將巡防熱中腸。但愿昊穹舒造化,洗清郁結利南鄉。
清秋愴行役,況子罷官歸。落日芬蘭佩,西風涼芰衣。遲遲為帝里,款款向親闈。更薄湘累怨,孤臣托罪微。
學把鋤頭蒔小畦,牡丹不種種荼縻。花開贏得年年看,棘蔓猶堪補敗籬。一樣春風到町畦,物成春亦不能齊。過籬新筍貪成竹,不管同根未脫泥。夜久寒爐火尚紅,隔山誰動五更鐘。小童和夢移燈去,不管殘書讀未終。
茅屋溪山夐絕塵,青松長對老龍鱗。高情恐是王摩詰,騎馬橋南訪隱淪。
荒園草木深,樵牧不敢踐。雖無南國愛,正以東坡免。平泉與金谷,視此顏有靦。至今儋耳民,里巷多樂善。勝游儻可繼,杖策敢辭遠。燕談有佳侶,永日可忘返。酒酣任歌呼,此興吾不淺。
黃鐘律轉日南至,緹室灰浮陽氣潛。苑外窺梅才的的,河邊覓草未纖纖。樓臺消雪皆迎暖,云物呈祥不待占。聞道南郊恭代畢,定將昭事答威嚴。
諸君亦渡太湖來,煙雨離亭更折梅。七十二峰空翠里,一峰花落一峰開。
才見遺蹤意已傷,枉誇平日誦蒙莊。死生也許關天命,哀樂安能付渺茫。欲洗兄悲兼弟恨,除非地老與天荒。早知一滴今無與,悔不當時共萬觴。
霜華無語亦無眠,曼舞靈裾入妙玄。野嶺分疇滿風棘,秋雷隔岸墮池蓮。雕軒倦倚蓬山月,畫苑回飛洛水煙。無際花燈高屋下,茵車獨對懺疏緣。
渭川竹比青瑯玕,薊城欲種恨獨難。數竿瀟灑忽在眼,變化叵測生毫端。是誰好事留真跡,無乃疏狂鳳池客。沃葉猶含雨露香,癯梢不改煙云色。玉堂畫靜陶幽情,蒼輝綠蔭交前楹。硯池水碧動龍影,窗戶風微鏗玉聲。七賢林遠知何處,六逸溪深可同趣。宿鳳終期紫實垂,釣鰲未截長竿去。我有閒居十畝寬,此君安得同盤桓。憑欄歌罷久嘆息,秋氣滿堂生暮寒。
于今尚未好,漠漠宜秋雨。
楓葉沾秋影,涼蟬隱夕暉。梧云初暗露,花露欲霏微。嶺色隨行棹,江光滿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鶴正南飛。
綺閣延朱夏,花陰晝漏長。研砂養蜥蜴,刺繡學鴛鴦。細字中官扇,奇熏外國香。午窗蘭玉夢,驚起謝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