涯翁示獨酌二詩序云是日飲松江酒次韻奉謝
城闕非長往,山林是夙期。時開問字酒,不賦解嘲詩。綠樹停觴久,紅闌點筆遲。奚童斟酌慣,深淺自能知。
左掖文書靜,西亭竹樹幽。幾時能獨醉,此日是真休。地遠陶潛社,人懷庾亮樓。賞音知有在,誰復步兵求。
城闕非長往,山林是夙期。時開問字酒,不賦解嘲詩。綠樹停觴久,紅闌點筆遲。奚童斟酌慣,深淺自能知。
左掖文書靜,西亭竹樹幽。幾時能獨醉,此日是真休。地遠陶潛社,人懷庾亮樓。賞音知有在,誰復步兵求。
城市并非長久居留之地,歸隱山林才是我向來的心愿。時常開啟美酒,像揚雄那樣與人談學問,卻不像東方朔那樣寫解嘲之詩。在綠樹旁久久停杯,靠著紅欄桿遲遲才提筆。小書童斟酒斟慣了,酒的多少他自能知曉。左掖官署文書清閑,西亭竹樹清幽。什么時候能獨自沉醉,今日才是真正的休憩。此地遠離陶潛的田園,人們卻懷著像登上庾亮樓那樣的雅興。我知道有知音存在,誰還會像阮籍那樣去求官呢。
城闕:指城市,這里可能指官場。
夙期:向來的期望。
問字酒:漢代揚雄多識奇字,劉棻曾向他問奇字,后人用“問字酒”指與文人談學問時喝的酒。
解嘲詩:西漢東方朔作《解嘲》,以抒發不被重用的感慨。
左掖:唐代門下省、中書省在左右兩掖,后世稱門下省為左掖。
陶潛社:指陶淵明所代表的田園生活。
庾亮樓:東晉庾亮在武昌時,秋夜與僚屬登南樓賞月,后成為文人雅集的典故。
步兵求:阮籍曾求為步兵校尉,后人用“步兵求”指求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身處官場,但內心向往歸隱。當時可能官場事務相對清閑,詩人有了片刻的閑暇去享受生活,從而觸發了他對歸隱生活的憧憬和對當下生活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歸隱的向往和對閑適生活的喜愛。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意象豐富,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體現了文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精神境界。
蚩尤聲驕撼山動,壓戶黑云扃澒洞。布被忽生夜半寒,一雷驚破塵埃夢。
如繩檐溜沖階鳴,列缺過窗時一明。萬條銀竹喧未已,明日起看山澗平。
空山產桐梓,擬作膝上琴。琴成不他飾,種漆江之潯。獨無徽將軫,何以發商音。但得獨繭蠶,飼之扶桑陰。烹魚腹有膠,不患海水深。
雄雌雙碧雞,所食琪樹蘤。來棲藥洞中,當春怕乳子。其雌秋別時,守此唯雄耳。可憐銜子歸,萬里渡海水。
世傳賣藥翁,出市恒騎虎。朅來空山中,恨不輒與語。長嘯歸無家,獨指梧桐樹。既指梧桐樹,復采梧桐子。持以贈所思,浩歌聊復爾。
石間道人影,見者恒髣佛。浮云過列仙,與語呼之出。身亦竟不出,影亦竟不沒。含涕謝仙人,天地此終畢。
流來山中花,紺碧三百里。漪漪歙硯云,含風入秋水。五芝與八石,往往產其沚。豈獨秘靈文,亦復隱奇士。
不見施家郎,詩詞獨清泚。一朝控白鸞,吹笙洗塵滓。山人食木實,竹實以飼鳳。聞此來空煙,三載脫塵鞚。不見玉笙音,唯聞溪鳥弄。
西臺憶故人,野祭忽如夢。仰視浮云馳,不覺哭之慟。
獵獵西風吹客纓,
郵亭綠酒送君行。
交情故有綈袍戀,
俠氣還看寶劍橫。
云里孤帆沖瘴海,
愁邊雙鬢倚寒檠。
應憐束帶逢迎者,
清夢常飛細柳營。
汊雁歸南國,傳書下皖城。
老敦彭澤節,少計仲宣名。
柏葉憐芳氣,梅花問落英。
空居選樓上,獨夜寤昭明。
如水臣心到處清
圖書歸載海航輕
跡留鴻雪三年過
韻葉塤篪一氣鳴
送客自崖誰不返
離杯入手我先行
白波赤嵌斜陽渡
回首蒼茫無限情
蟾窟分霜,蜂窠借蠟,沉煙重搗瑤房。好寫鮫綃,休教零落天香。盈盈鈿肌微潤,似漢嬌、乍試新妝。料此后,便人間天上,同舞霓裳。
詞客南田何處,只一枝仙影,苦費詩腸。金粟前身,恒娥猶識清狂。花陰如夢花魂冷,算如今、合伴檀郎。還溯遠,想當年秋滿玉堂。
急風狂雨三月頭,
門前一水漲清流。
幾回送客滄江上,
愁逐亂紅飛遠洲。
珠婢交輝近日邊,上清高會敞瓊筵。蓬仙游戲三千界,海客贏奇百萬錢。倒影樓臺金碧水,嬉春裙屐綺羅天。五光十色心魂醉,米錦歐花各斗妍。
可憐風月太平年,只許今生海外緣。不忍池邊春瀲滟,通天橋上客翩躚。三千弱水曾經眼,十二瓊樓笑拍肩。的的明燈真不夜,萬花叢里賽嬋娟。
江南幾輩昔知名,
未必文章愧長卿。
客去蕭然瓊島夢,
水流凄絕玉河聲。
匣中古劍疑龍化,
衣上浮塵逐馬生。
頗似晨星三五點,
因依北斗不勝情。
春愁不可奈,苦雨又連朝。架沁琴書濕,庭添幾案潮。芳游能幾許,索處更難銷。為問花安否,相將護短條。
雨濕燕坭重,花飛故傍簾。宿云癡欲墮,砌草嫩成淹。倦覺茶勛薄,寒欺酒力嚴。遙峰如可數,霽色露茆檐。
陰山貴公子,
來葬五陵西。
前馬悲無主,
猶帶朔風嘶。
漢水晉山郭,
襄楊白銅鞮。
至今有遺愛,
日暮人悽悽。
翻到滄溟石也枯,
年年櫪馬對轅駒。
安知物外歸真樂,
不笑人間作計愚。
化鶴尚遲千載后,
驂鸞還共一天無。
鐘情怎及忘情好,
空逐青蠅吊海隅。
姑射真仙蓬海會。馭氣乘龍,作意游方外。冬后剪花飛素彩。臘前隕璞拋團塊。羃羃錦云相映帶。川谷林巒,混一乾坤大。白玉裝成全世界。江湖點染微瑕颣。
余家渭水南,君家渭水北。
盈盈渭川水,相望兩岸側。
君令泰山西,余客泰山東。
峨峨泰岱山,巉巖橫其中。
昔望渭水波,今望泰山巔。
夜夜海邊月,朝朝山外煙。
蟬紗十幅圍紅玉。
龜紋枕畔雙鬟綠。
銀蒜鎮垂垂。
含羞忍笑時。
屏山金屈戌。
女伴偷相覷。
明日畫堂中。
須防面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