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通判休日約僚屬追涼于凈因已復酌于芙蕖館既題名于寺之壁為賦唐律
野寺依林木,官園帶芰荷。
飯蔬朝共集,尊酒晚成過。
歲月記游勝,禮容寬俗苛。
公能數(shù)傾倒,我得慰蹉跎。
野寺依林木,官園帶芰荷。
飯蔬朝共集,尊酒晚成過。
歲月記游勝,禮容寬俗苛。
公能數(shù)傾倒,我得慰蹉跎。
野外的寺廟依傍著樹林,官府的園子里環(huán)繞著菱角和荷花。早上大家一起吃素餐相聚,傍晚飲酒暢敘。記下這游覽勝地的美好歲月,放寬禮儀的要求擺脫世俗的苛刻。您能多次開懷暢飲,我也能慰藉這虛度的時光。
野寺:野外的寺廟。
芰荷:菱角與荷花。
飯蔬:吃素餐。
尊酒:美酒。
禮容:禮儀容態(tài)。
寬俗苛:放寬世俗的苛刻要求。
傾倒:指開懷暢飲。
蹉跎:指虛度光陰。
從詩題可知,這是李通判在休息日約僚屬到凈因寺追涼,后又到芙蕖館飲酒,詩人參與此次活動后所作。可能當時社會相對安定,眾人得以在閑暇時相聚游玩,詩人借此抒發(fā)內心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僚屬的聚會,突出了聚會的閑適愉悅。特點是自然清新,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
疲于吏事老于兵,不特頭方命亦屯。
成敗固非予逆睹,窮通何用子前陳。
登朝不是鳶肩相,守塞尤慚燕頷人。
見說江東多福德,亟須洗眼望堂麟。
五鼎生封事不難,此身當與道相關。
天高地下日易晚,古往今來人少閑。
靖節(jié)早辭彭澤縣,子陵終老富春山。
當時若為虛名起,未必有名留世間。
領略東風一倚闌,憑高便覺小塵寰。
目窮千古關河外,身在半空煙靄間。
二水護城青映帶,四山連野翠回環(huán)。
英雄易老愁無極,境是人非鶴自還。
憶昨從軍辱己知,不圖二紀踵前規(guī)。
人非城是黃粱夢,地老天荒白發(fā)悲。
墮淚忍看羊祜傳,傷心徒作魏公詩。
勉旃衣缽芝蘭事,傳取清風百世師。
客來遠自洞庭濱,一笑相逢耳競傾。
把酒未須論后約,讀書已恨欠前生。
疇堪太乙青藜照,亦有豐城寶劍精。
近在眼前休蹉卻,君如未識問君平。
故人邀我共清樽,躡屐歸來已半醺。
無限雨聲供醉筆,一窗燈影共誰分。
銅瓶火煖鳴天籟,寶鼎香殘拂岫云。
今夜夢魂清更甚,扁舟冷伴白鷗群。
久歷家庭役,今欣羽翼成。
此行為別駕,平步可顓城。
常整韋弦佩,要持冰檗聲。
山林佚吾老,有子足光榮。
愛子喜能仕,戀親猶欲留。
肯堂斯室就,不稼曷禾收。
持此一廉往,綽然千里游。
彼邦存學記,熟復勿貽羞。
六十三年憂患鄉(xiāng),人言晚景尚悠長。
不知氣鬰致痰厥,忽爾異證生微茫。
操修弗遂仁者壽,治療倍費醫(yī)之良。
今將累日未痊愈,自知不善攝養(yǎng)貽天殃。
頭目昏眩手足不能動,偃然一榻殊徬徨。
光搖兩目皎無寐,汗流四體痛欲僵。
縱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廢棄難安強。
人生修短固定數(shù),不必以此縈吾腸。
枝披葉殞待風寒,根本弗固安能當。
平生蹤跡等一夢,未必可保風燈光。
兒女滿前無顧戀,家山何許莫思量。
是非得失一勾斷,萬事盡付之遺忘。
寧神定慮聽造物,至此收拾甘歸藏。
門前風月正清朗,符到即去庸何傷。
本因累土作層臺,巧匠俄為小阜堆。
碧落界邊將塔對,蒼蕪斷處送山來。
狀成一段林巒勝,欠得幾株松桂栽。
夕照未沉明月上,倚闌正爾可徘徊。
垂垂白發(fā)老相催,末路崎嶇轂又推。
萬里備更霜雪苦,十年重入瘴鄉(xiāng)來。
休思往事驂鸞去,恍類前身化鶴回。
行盡瀟湘春脈脈,故人惟有道邊梅。
誤領元戎太乙旗,提封四履鎮(zhèn)南籬。
旄倪爭向道涂看,名姓亦為蠻徼知。
時務正殷毋事酒,春光雖好莫言詩。
經營都了家山去,此是從容觴詠時。
度嶺來荊又戍西,驚濤險棧盡同之。
七年相與猶一日,萬里偕還分兩岐。
苕隠我歸終此世,寶坊君到出何時。
交情果未輕捐棄,回首毋忘贈別詩。
天公殊不間西東,物意人情處處同。
麥壟綠雛猶欠雨,花蹊紅穉不禁風。
子規(guī)又喚天涯客,布谷還催田舍翁。
欲挽游絲網春住,歸鞍催我又匆匆。
斷鼇立極天不崩,誰著天柱東南方。
渾沌無竅不斧鑿,誰開九鎖如回腸。
棲真其人今在否,天壇千載空蒼茫。
我來泉上一撫掌,龍洞激烈而騰驤。
翠蛟亭前無六月,天為洗滌心清涼。
雅欲削去仙隠跡,驅此山過云水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