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楊謹仲監廟三首 其二
劉孔何如士,歐蘇敢并行。
江山故好在,人士熟知名。
道遇澄清使,為言月旦評。
經過才一見,已似慰平生。
劉孔何如士,歐蘇敢并行。
江山故好在,人士熟知名。
道遇澄清使,為言月旦評。
經過才一見,已似慰平生。
劉孔這樣的人怎么樣呢,他們能和歐陽修、蘇軾相提并論。江山依舊安然存在,人們也熟知他們的名聲。路上遇到明察善惡的使者,向他訴說對人物的品評。僅僅見過一面,就好像慰藉了一生。
劉孔: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當時有一定名氣的文人。
何如:怎么樣。
歐蘇:指歐陽修和蘇軾,均為北宋著名文學家。
澄清使:漢代官職,負責考察地方官吏,后泛指明察善惡的官員。
月旦評:指品評人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文壇可能有對人物品評的風氣,詩人可能是在與他人交流人物評價過程中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一些文人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劉孔等文人的肯定,突出他們的聲名。其特點是借古論今,以簡潔語言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文學交流和人物品評情況。
十里湖山紫翠秋,
師居獨占一巖幽。
談經已許分吾坐,
更有新詩索獻酬。
無情湘水。搖落芳蘺秋色里。
冷月回橈。自倚清琴譜大招。
平生風義。江漢愁心成屑涕。
雪鬢霜髯。胸次先收一華山。
八面山前八畝坡,若人種玉已成窠。
孫枝武接王猷興,霜操聲傳衛澳歌。
月色到簾鸞鳳起,風光入座管弦多。
他時雷雨湘江夜,爭看蒼龍躍海波。
云老日無色,蕭蕭白草乾。
古烽黏壁死,朽骨泣沙寒。
大地何曾隘,群生竟不安。
紛紛一蠻觸,憑吊獨心酸。
微風翻殿角,喜與燕連名。
鴻鵠休矜志,稻粱各有營。
篁疏踏自穩,梅放啅多情。
最是新晴后,尤喧繞屋聲。
何來天外奏云和,更憶花前捲白波。
竹醉可隨人共醉,鳥歌常喜客同歌。
鳳已覽輝猶蔚跂,牛曾礪角莫摩挲。
西園亦有此君在,不見王奠可若何。
廬陵太守近隳官,霞帔初朝五帝壇。
風過鬼神延受箓,夜深龍虎衛燒丹。
冰容入鏡纖埃靜,玉液添瓶漱齒寒。
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萬水訪君難。
新年佛法答云無,
會得依前在半途。
誰把扁舟清夜笛,
月明吹過洞庭湖。
古道日以寡,新知寧不歡。
與子別城隅,惻惻還山間。
高窗落寒木,白雁飛河干。
涼風改秋序,永夜衣裳單。
十夢九見君,不自知其端。
白璧照路衢,過者皆盤桓。
諒無千尺繩,系我心與肝。
飛鳥去不息,長空黯何極。
疏峰帶夕暉,點綴秋天碧。
禪觀坐超然,相望兩沈寂。
決獄初迎雨,開倉旋取陳。
青黃今接夏,饑疫免憂春。
著柳煙濃,送春雨細,猶覺峭寒生。簾影參差,綠陰長晝,枝上杜鵑聲。
去年今日闌干外,日暖午風輕。紅摘櫻桃,青拈梅子,何處寄離情。
茅廬賞雪集群賢,小住神仙氣運翩。
樂事偏饒荒徑外,春游待約太湖邊。
酸咸世味周寒士,燈火街頭學少年。
惆悵連朝風雨緊,宵深清冷不成眠。
五柳陰陰逼酒清,一杯須見故人情。
明朝馬上聽黃鳥,不似樽前喚友聲。
自買南山種秫田,幾回留客甕頭眠。
與君今日拚沈醉,莫笑陶家乏酒錢。
一片秦時月,清光萬古新。
對君原是我,知爾閱多人。
難使年華駐,翻嫌面目真。
深藏如不露,何處著纖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