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臥佛寺七首 其五
大千同一夢,佛臥亦何因。
恍接無言教,旋多有累身。
霜蛩鳴晚砌,風籜墜寒筠。
豈是維摩病,西來大義真。
大千同一夢,佛臥亦何因。
恍接無言教,旋多有累身。
霜蛩鳴晚砌,風籜墜寒筠。
豈是維摩病,西來大義真。
整個世界如同一場大夢,佛為何要臥著呢?;秀遍g接受了佛無言的教誨,很快又覺得自身有諸多牽累。秋霜中的蟋蟀在晚階上鳴叫,風吹落了寒竹的筍殼。難道是像維摩詰那樣生病,這從西方傳來的佛法大義才是真實不虛的。
大千:即大千世界,佛教用語,指廣大無邊的世界。
無言教:佛教認為,真正的佛法有時無需言語,可通過感悟傳達。
有累身:指自身有諸多煩惱、牽累。
霜蛩:經霜的蟋蟀。
風籜:被風吹落的筍殼。
寒筠:指竹子。
維摩?。壕S摩詰是佛教著名居士,曾稱病在家,向佛弟子們闡釋佛法。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詩人再次游覽臥佛寺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在游覽過程中,面對佛像、周圍環境等觸發了對佛法的感悟和對自身境遇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圍繞對佛法的思索和自身的人生感慨。其特點是將哲理與寫景相結合,以景襯情。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佛理的深入探尋,體現了當時文人受佛教思想影響的創作風貌。
不見經年久,談心更老成。
米薪憂活計,詩酒悔虛名。
近市塵深厭,為園地早營。
閒中發書讀,盡足補生平。
瓶笙吹徹硯蜍乾,
獨有梅花伴夜寒。
萬境空明香一點,
世塵元自不相干。
馬嘶風壯出邊城,千里川原一望平。
白日鼯鼪跳客路,斜陽駝馬走荒程。
遙岑影與云天合,極寒光分沙水明。
大地渺如江海闊,遠來車騎若帆輕。
欲謁元戎無介紹,
薛能詩版在雕堂。
屐響車聲近市喧,最宜雨住板橋園。
樓臺罨畫渾疑夢,桃李陰沈更不言。
馬齒又增人愈老,豬肝為累道非尊。
誰憐七十侯贏窘,晚入豪家貴相門。
綠暗梨云,紅殘桃雨,已是殢人天氣。才陰復霽,乍暖還寒,做弄許多春思。簾外幾陣東風,香絮濛濛,濕吹不起??瓷n苔徑滑,蕉葉成林,筍痕迸地。
還記取、江國棲遲,愔愔門巷,重碧侵人衣袂。遙山似沐,新水如煙,不盡畫情詩意。誰道南天,宦游犵鳥蠻花,盡饒姿媚。只懷人、陌上香車,緩緩可能歸未。
已翥云間舄,今乘海上桴。
為儒稱信史,作吏得名區。
野色浮葭菼,秋聲到蟪蛄。
懸知下車日,紫氣滿蒼梧。
曾聞云馭紫虛來,千載殘碑剩古臺。
采藥客來逢舊跡,住山僧傍種新梅。
青蛇劍去虹霓在,黃鶴樓中鐵笛回。
無意得游蒼水畔,片香惆悵炷寒灰。
柏臺新命帝親除,重譯西南罷羽書。
雒將朱鳶皆內屬,越人黃屋竟何如。
賜來天廄飛龍馬,行避中丞赤棒車。
荒服祇今勞睿慮,要令絕域化耕鋤。
山城木葉落蕭蕭,
手爇松明夜漏迢。
月色空庭看不盡,
一瓢清酒讀《離騷》。
炎暑無逃處,還來問水濱。徑疑曾到地,花認昨游人。
樹密堪移席,林深似有津。若容長住此,不用嘆緇塵。
荷花京國賞,紅萼占橫塘。莫以憐孤艷,翻令念故鄉。
碧筒聊作獻,綠葉未裁裳。留宿非難事,歸途愛月光。
知他鱟豰不成音,
才欲轉喉聲已沉。
扭曲詩行還湊句,
不知何處著詩心。
跣足曾穿古洞,衲衣掛在長松。
一別煙霄十載,夜來夢入西峰。
涼夜宛游清境,歸時尚愛攀松。
回首云煙滿目,盡遮九鎖寒峰。
新詞堪寄怨,才欲寫、還又怕人知。恨曲港水深、云槎難泛,石橋路阻,驕馬空嘶。但凝想,紅蕖臨岸處,芳樹掩門時。近日帶圍,未知寬減,前春心病,怎地支持。
人生隙駒耳,匆匆里、易把好事參差。但愿伊長年少,我不分離。想玉液染唇,似嘗仙藥,粉痕揾袖,勝曳朝衣。料得蘭心蕙性,憐我情癡。
我亦故家后,與君同病憐。
性情迂略似,風義久彌堅。
舊事如前世,閒愁集長年。
西窗來話雨,往往不成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