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李贛州四首 其一
憶昔重湖北,逢人問處州。
寄書寧盡達,覓使苦無由。
風月無離闊,山川自阻修。
那知遠游棹,又傍昔年洲。
憶昔重湖北,逢人問處州。
寄書寧盡達,覓使苦無由。
風月無離闊,山川自阻修。
那知遠游棹,又傍昔年洲。
回憶往昔在重湖北岸時,每遇到人就打聽處州的消息。寄出的書信哪能都送到,苦于找不到送信的人。風月之情不會因距離而疏遠,只是山川阻隔路途遙遠。哪里料到遠行的船,又停靠在當年的洲邊。
重湖:指相連的湖泊。
處州:古代州名。
離闊:分離闊別。
阻修:險阻漫長。
棹:船槳,這里代指船。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曾在重湖一帶生活,對處州有特殊情感,或許與處州的友人有關。此次重臨舊地,引發諸多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思念與舊地重臨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個人情感與創作風格。
癸卯歲,漫叟授道州刺史。道州舊四萬余戶,經賊已來,不滿四千,大半不勝賦稅。到官未五十日,承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貶削。”於戲!若悉應其命,則州縣破亂,刺史欲焉逃罪;若不應命,又即獲罪戾,必不免也。吾將守官,靜以安人,待罪而已。此州是舂陵故地,故作《舂陵行》以達下情。
軍國多所需,切責在有司。 有司臨郡縣,刑法競欲施。 供給豈不憂?征斂又可悲。 州小經亂亡,遺人實困疲。 大鄉無十家,大族命單羸。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氣欲絕,意速行步遲。 追呼尚不忍,況乃鞭撲之! 郵亭傳急符,來往跡相追。 更無寬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兒女,言發恐亂隨。 悉使索其家,而又無生資。 聽彼道路言,怨傷誰復知! 去冬山賊來,殺奪幾無遺。 所愿見王官,撫養以惠慈。 奈何重驅逐,不使存活為! 安人天子命,符節我所持。 州縣忽亂亡,得罪復是誰? 逋緩違詔令,蒙責固其宜。 前賢重守分,惡以禍福移。 亦云貴守官,不愛能適時。 顧惟孱弱者,正直當不虧。 何人采國風,吾欲獻此辭。
(古有仁帝,能全仁明以封天下,故為《至仁》之詩 二章四韻十二句)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蘊蘊。 蘊蘊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貺。 猗皇至圣兮,至儉至明,化流瀛瀛。 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極。
長松亭亭滿四山,山間乳竇流清泉。洄溪正在此山里, 乳水松膏常灌田。松膏乳水田肥良,稻苗如蒲米粒長。 糜色如珈玉液酒,酒熟猶聞松節香。溪邊老翁年幾許, 長男頭白孫嫁女。問言只食松田米,無藥無方向人語。 浯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溫。屠蘇宜在水中石, 洄溪一曲自當門。吾今欲作洄溪翁,誰能住我舍西東。 勿憚山深與地僻,羅浮尚有葛仙翁。
將牛何處去,耕彼故城東。相伴有田父,相歡惟牧童。 將牛何處去,耕彼西陽城。叔閑修農具,直者伴我耕。
天機織罷月梭閑,石壁高垂雪練寒。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干。露華涼人怯衣單。似白虹飲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冬前冬后幾村莊,溪北溪南兩履霜,樹頭樹底孤山上。冷風襲來何處香? 忽相逢縞袂綃裳。酒醒寒驚夢,笛凄春斷腸,淡月昏黃。
半天風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樹鉤婁,苔繡禪階,塵黏詩壁,云濕經樓。琴調冷聲閑虎丘,劍光寒影動龍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鎖吳愁。
唐李太白,訪賀知章,浩歌此樓。想斗酒百篇,眼花落井,一時豪杰,千古風流。白骨青山,美人黃土,醉魄吟魂安在否。江南客,因來游勝踐,稽首前修。 悠悠。往事俱休,更莫遣興亡狂白頭。也莫論高皇、莫論項羽,誰為黃帝,誰為蚩尤。拶破愁城,吸干酒海,袖拂安梁無暮秋。題未了,又笑騎白鶴,飛下揚州。
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浴乎沂,漱乎逵, 晞予發兮二水之湄。風飄飄兮吹衣, 高門出兮雩門歸。千八百年之下兮何時, 得躡遐蹤兮逶迤,欣慨交集兮眇黃唐之莫追。 已而已而,逝者如斯兮予將何之。
肝腸百煉爐間鐵,富貴三更枕上蝶,功名兩字酒中蛇。尖風薄雪,殘杯冷炙,掩清燈竹籬茅舍。
決眥斜陽里。品江山、洛陽第一,金陵第二。休論六朝興廢夢,且說南浮之始。合就此、衣冠故址。底事輕拋形勝地,把笙歌、戀定西湖水。百年內,茍而已。縱然成敗由天理。嘆石城、潮落潮生,朝昏知幾。可笑諸公俱鑄錯,回首金甌瞥徙。漫涴了、紫云青史。老媚幽花棲斷礎,睇故宮、空拊英雄髀。身世蝶,侯王蟻。
千山落葉巖巖瘦,百尺危闌寸寸愁。有人獨倚晚妝樓。樓外柳,眉葉不禁秋。
醉面挾風,攜杜康酒,酹劉伶臺。問漂母磯頭,韓侯安在,缽山池下,喬鵲曾回。孝說仲車,忠傳祖逖,忠孝如今亦可哀。清河口,但潮生潮落,帆去帆來。 休獃。且飲三杯。莫枉教、東烏西兔催。更誰可百年,脫身不化,誰能五日,笑口長開。痛飲高歌,胡涂亂抹,快活斗山王秀才。今天下,曰利而已,何以平哉。
枕蒼龍云臥品清簫,跨白鹿春酣醉碧桃,喚青猿夜拆燒丹灶。二千年瓊樹老,飛來海上仙鶴。紗巾岸天風細,玉笙吹山月高,誰識王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