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初十日大雪
東風未若北風冷,春日風聲勢何猛。
大雪紛紛天外來,乾坤散作冰壺影。
天公玉戲真輕勻,人間哀樂何不均。
貂裘獸炭尚呼酒,豈問街頭寒馀人。
東家寒氈夜苦讀,西家紡織一何促。
公等圍爐更不聞,沈沈清夜度歌曲。
曲中亦有哀樂聲,昨日沈醉今日醒。
項王氣盡烏江上,赤帝江山今亦更。
可憐世上兒,復此紛相爭。
吾持長劍發悲嘯,斗酒十千還獨傾。
不唱《行路難》,不求青史留姓名。
但愿世間冷熱不到我,長歌來去一身輕。
東風未若北風冷,春日風聲勢何猛。
大雪紛紛天外來,乾坤散作冰壺影。
天公玉戲真輕勻,人間哀樂何不均。
貂裘獸炭尚呼酒,豈問街頭寒馀人。
東家寒氈夜苦讀,西家紡織一何促。
公等圍爐更不聞,沈沈清夜度歌曲。
曲中亦有哀樂聲,昨日沈醉今日醒。
項王氣盡烏江上,赤帝江山今亦更。
可憐世上兒,復此紛相爭。
吾持長劍發悲嘯,斗酒十千還獨傾。
不唱《行路難》,不求青史留姓名。
但愿世間冷熱不到我,長歌來去一身輕。
東風比不上北風寒冷,春日里的風來勢多么兇猛。大雪紛紛從天上飄落,天地間如同冰壺中的光影。老天這場雪景均勻美妙,人間的哀樂卻如此不均。穿著貂裘圍著炭火的人還在喊著要酒,哪里會過問街頭的寒苦之人。東邊人家在寒氈上夜里苦讀,西邊人家織布多么急促。那些人圍著火爐根本聽不到,在沉沉清夜里聽歌度曲。曲中也有哀樂之聲,昨天沉醉今天醒來。項羽在烏江邊氣數已盡,漢朝的江山如今也已更迭??蓱z世上的人,還在紛紛爭斗。我持著長劍發出悲憤的長嘯,花十千錢買酒獨自傾飲。不唱《行路難》,也不求在青史留名。只愿世間的冷暖影響不到我,自由自在地長歌來去,一身輕松。
未若:比不上。
冰壺:盛冰的玉壺,比喻潔白的景象。
玉戲:指雪景。
輕勻:輕盈均勻。
獸炭:做成獸形的炭。
寒馀人:寒苦的人。
赤帝:指漢高祖劉邦,傳說他是赤帝之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存在明顯的貧富差距和階層矛盾,人們生活苦樂不均,詩人看到這些社會現象,內心悲憤,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社會的不公和人們的爭斗,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雉堞臨朱檻,登茲便散愁。
蟬聲怨炎夏,山色報新秋。
江轉穿云樹,心閑隨葉舟。
仲宣徒有嘆,謝守幾追游。
隔政代君侯,多慚跡令猷。
山光來戶牖,江鳥滿汀洲。
雅韻征朝客,清詞寫郡樓。
至今謠未已,注意在洋州。
珍重巴西守,殷勤寄遠情。
劍峰當戶碧,詩韻滿樓清。
日照涪川闊,煙籠雪嶠明。
征黃看即及,莫嘆滯江城。
蝦蟆欲吃月,保護常教圓。
心明外不察,月向懷中圓。
羅幃若不卷,誰道中無人。
(牢性情急,累居幕府,魁形下方天頂亞,
二十四寸窗中月。(牢年六歲,
樓因藩邸號,川勢似依樓。顯敞含清暑,嵐光入素秋。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郢曲思朋執,輕紗畫勝游。
極目郡城樓,浮云拂檻愁。政成多暇日,詩思動先秋。遠霽千巖雪,隨波一葉舟。昔曾窺粉繪,今愿許陪游。
高低竹雜松,積翠復留風。
路劇陰溪里,寒生暑氣中。
漠漠微霜夕,翩翩出渚鴻。
清聲流迥野,高韻入寥空。
舊質經寒塞,殘音響遠風。
縈雪猶類網,避月尚疑弓。
弱羽雖能振,丹霄竟未通。
欲知多怨思,聽取暮煙中。
巴江與雪山,井邑共回環。
圖寫丹青內,分明煙靄間。
移君名郡興,助我小齋閑。
日想登臨處,高蹤不可攀。
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
秦娥十六語如弦,勸君年少莫游春,暖風遲日濃于酒。
商山驛路幾經過,未到仙娥見謝娥。
紅錦機頭拋皓腕,碧澗門前一條水,豈知平地有天河。
舊苑新晴草似苔,
人還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悵,
已后逢春更莫來。
長隨圣澤墮堯天,
濯遍幽蘭葉葉鮮。
才喜輕塵銷陌上,
幾處花枝抱離恨,
曉風殘月正潸然。
綠暗紅稀出鳳城,
暮云樓閣古今情。
行人莫聽宮前水,
流盡年光是此聲。
陰云拂地散絲輕,長得為霖濟物名。
夜浦漲歸天塹闊,
不及流他荷葉上,似珠無數轉分明。
殘花何處藏,盡在牡丹房。
嫩蕊包金粉,重葩結繡囊。
云凝巫峽夢,簾閉景陽妝。
應恨年華促,遲遲待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