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司徒孫九峰
江漢云重阻,秋風白發多。
相思不相見,木落洞庭波。
老節曾相倚,虛心幾歲寒。
九龍山下夢,夜夜楚江干。
江漢云重阻,秋風白發多。
相思不相見,木落洞庭波。
老節曾相倚,虛心幾歲寒。
九龍山下夢,夜夜楚江干。
長江和漢水被濃重的云霧阻隔,秋風中我的白發又添了許多。心中滿是相思卻無法相見,此時樹葉飄落,洞庭湖水泛起波浪。你堅守高潔的節操,我們曾相互依靠,你心懷謙遜,歷經了多年的寒冷。我夜夜在夢中回到九龍山下,那楚江岸邊。
江漢:長江和漢水。
木落洞庭波:出自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描繪秋天景象。
老節:指高潔的節操。
虛心:原指竹子中空,這里比喻人的謙遜。
九龍山:具體所指需結合孫九峰相關信息,可能是其居住或常去之地。
楚江干:楚江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與孫九峰分隔兩地,可能因距離和時間,彼此難以相見。詩人在秋風起、樹葉落的季節,觸景生情,思念友人,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在于借景抒情,意境營造出色。雖無華麗辭藻,但情感真摯動人。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
閒階積雨長莓苔,藥裹詩簽手自裁。
潦水正須愁八月,浮云常與望三臺。
長沙卑暑偏饒病,嶺表風波是有才。
茅屋若為容我老,文章一洗舊悲哀。
慣說五家宗派禪,
不將玄妙與人傳。
晚年一處真奇特,
食罷長伸兩腳眠。
流俗方瀾倒,禪心自鐵頑。人于詩信老,天與病全閒。拄杖溪山曲,移尊雪月閒。相逢多拙句,為我細修刪。
如今事如許,我得強癡頑。避世貧為福,信天忙亦閒。乾坤孤注外,風月兩顰閒。剩有游山記,從他野筆刪。
蓮北先生還洞庭,登高餞遠秋風生。
乞歸感激承天寵,正去遭逢是地平。
當日論才稱子敬,他年司業配源明。
暫收六館春風座,便數三湘日月程。
馭處元方隨侍樂,行邊小阮對談清。
入懷豈但欣三舍,放眼猶堪望八纮。
回首北辰天上近,歸途南斗馬前橫。
未應泉石高肓重,要見丹砂藥裹成。
肯許朱陵尋懶瓚,已聞多士引陽城。
越吟曾是如莊舄,著術還須似長卿。
衡岳夜爐煨玉芋,竟陵秋溜煮云英。
月明江上收筒釣,水滿湖南采杜蘅。
春酒塤篪知迭奏,初筵琴瑟想和鳴。
莫談世上風濤事,且盡燈前笑語聲。
羈鳥可堪聞遠翥,溟鵬遙想快孤征。
臨岐謾問歸期日,我亦滄浪去濯纓。
對酒不能飲,看鬢欲成絲。眼中咄咄怪事,誰可合時宜。幾許弓蛇薏苡,一片白衣蒼狗,大概盡如斯。耳熱勿擊筑,劫急且圍棋。
牧豬奴,屠狗儈,販繒兒。黥徒伎倆,止此恩怨烏嘻嘻。免狡竟遭人異,蠶巧那堪自縛,斷送老頭皮。奮袂為公舞,爛醉莫須辭。
爭名爭利路應填,幽步須容我折旋。
一種空門心了義,八般奇語坐忘篇。
秋來野菊開金餅,春去閒花落翠鈿。
掃盡喧卑稀客到,只聞猿鶴地尤偏。
花香專引蝶,
非蝶亦飛來。
顧影不知恥,
良為貪者哀。
里門三載別,蕭艾感群陰。復此草蟲語,牢愁中夜侵。遠風和太息,舊向幾消沉。應念蘇臺畔,秋燈照苦吟。
殘暑倏已盡,苔花連夕陰。如何草蟲語,偏向旅人侵。短夢和燈落,鄉愁抱月沉。遙知獨醒侶,倚枕發長吟。
存亡今莫卜,久病已纏身。
膝下垂髫女,堂前白發親。
殷勤交付汝,料理莫傷神。
更有難拋處,嬌兒未屬姻。
君來謁選我思歸,同在金門賦式微。
我滯剪桐秋欲老,君栽秾李雨初霏。
北流應逐三湘遠,南徙先分一雁飛。
不是孤尊今戀別,離心直伴到親闈。
玉佩連浮星,輕冠結朝霞。
列坐王母堂,艷體餐瑤華。
湘妃詠涉江,漢女奏陽阿。
畬客石為田,田肥宜石糞。英州石太多,燔石無人問。
火燒土膏暖,陽氣發畬田。盡斬陰陽木,斜禾種絕巔。
白衣山子好,山旱種乘春。撥雪燒畬熟,禾生火粒新。
愛君瀟灑寓金臺,乘興追尋日幾回。
神女多情離楚峽,阮郎何事別天臺。
也知壯志珍龍劍,不管春愁損燕釵。
回首綠陰青子密,空教杜牧悵重來。
以一毛端智,
遍量法界空。
智空無自性,
空智在其中。
天恩深似海,無計答塤埃。
歲月侵尋去,頭顱老大來。
蟻蜂惟主戀,葵藿向陽開。
忠悃施無地,新吟只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