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憫繼盛
萬死生從狄道回,相門雅意特憐才。
老來姜佳心彌辣,難后川椒口又開。
三木生香磁器碎,九成入夢鳳弦哀。
番兒穹帳休環泣,含笑忠魂到夜臺。
萬死生從狄道回,相門雅意特憐才。
老來姜佳心彌辣,難后川椒口又開。
三木生香磁器碎,九成入夢鳳弦哀。
番兒穹帳休環泣,含笑忠魂到夜臺。
歷經萬死從狄道歸來,宰相心懷雅意憐惜人才。年老后如姜般心意更加辛辣,患難后似川椒般又能開口。身戴枷鎖卻散發香氣,如同瓷器破碎;九成宮入夢,琴音哀傷。番邦之人在營帳中不必環繞哭泣,忠魂含笑去往陰間。
狄道:地名。
相門:宰相之門。
姜佳:此處以姜比喻人年老后心意堅定、辛辣。
川椒:一種香料,此處寓意歷經磨難后仍能表達自己。
三木:古代加在犯人頸、手、足上的刑具。
九成:可能指九成宮,也有寓意完美之意。
鳳弦:琴瑟之弦,代指琴音。
番兒:指番邦之人。
夜臺:指陰間。
楊繼盛是明朝著名諫臣,他一生剛正不阿,因彈劾嚴嵩而被陷害入獄。此詩可能創作于他經歷諸多磨難之后,表達了他在困境中依然堅守正義、視死如歸的精神。當時嚴嵩專權,朝政腐敗,楊繼盛挺身而出,雖遭受迫害,但他的忠直氣節為后人所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的忠肝義膽和不屈精神。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達情感,語言質樸卻充滿力量。在文學史上,此詩體現了楊繼盛的文學才華和高尚品格,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
羅郎通家良子弟,長在豪門偏意氣。衣紉藕絲績縷輕,扇寫蠅頭字形細。才華磊落識時宜,早有芳名閭里知。不學寒酸腐儒輩,肯隨浮薄市廛兒。仗義疏財邁流俗,終年只把遺編讀。問學淵源推豫章,一脈書香要令續。昨日驚聞忽捧珠,天上麒麟骨格殊。美錦斕斑裁襁褓,高閎窈窕掛桑弧。桑弧由來表奇瑞,清尊綺席犀錢會。何人還解聽啼聲,先卜異時兒富貴。
山間唯缺陽光道,世上猶存獨木橋。只此一途君莫問,裕如來去亦堪驕。噬人暗里不聞聲,投吻輕于蚊蚋叮。憑地忽思林甫賊,陰施毒手每無形。水族何時把臉翻,獨來山里創家園。世間自有留爺處,樹上亦能延續繁。頂天立地一株株,葉碧如油子似珠。看若威風原脆弱,攀升總得賴人扶。
青燈孤坐久,百感雨中生。駐目關山隔,驚心歲月更。寒蛩鳴四壁,征雁度重城。歌罷停云句,寥寥夢不成。
兼善固所欲,賦命有窮通。獨善匪傲世,舍義將焉從。侃侃同德父,學積于厥躬。守已無外慕,養氣恒內充。巖穴托冥棲,幽軒眄筠松。陶然有真樂,俯仰天地中。豈徒善一身,庶幾厲澆風。
西郭清風棋墅開,門前俗物敢持來。聊供香飯抄云子,為想長镵雪堆。空腹冷含金瑣碎,壯心未怯玉崔嵬。知君能畫非饞守,乞與鵝溪絹剪裁。
百二峰環石作龕,嗚廊急雨下溪潭。云房夜許齋心坐,仙訣朝宜合掌參。谷綴萬鵑嬌火齊,樓觀雙筍矗瑤簪。剪燈坐對涼侵袂,酒熟葫蘆飲未酣。
軒騰渾似角雌雄,勢捲巖巒幾萬重。焦尾曾經雷電掣,修鱗多歷雪霜封。枝頭掛月珠光射,葉底流云翠沫濃。我有丹心懷補報,功名何日夢相逢。
春城此夕競繁華,綺結金鋪幾萬家。南市爭看新火樹,西園猶恐失桃花。
是身如傳舍,富貴同過客。齒發日夜衰,悲哉卵投石。幽人臥林下,沆瀣餐竟夕。應笑蘭亭游,回頭已陳跡。神仙豈無路,試訪武陵客。天河尚可到,歸驗支機石。世人耳目隘,露槿那知夕。同趨桃李蹊,肯踐商顏跡。異時公子貴,珠履三千客。人生一飯飽,安用家萬石。百年過隙爾,朝不及謀夕。吾駕當早回,覆車豈無跡。
老劍獨磨知歲久,短檠相對憶更深。東風物色年來異,又喜看春到上林。
海陬有東麓,天臺所遺馀。其下五畝園,幽人之所居。幽人志事親,行不出里閭。升堂既問候,入室還讀書。園中何所有,椒樹蔚扶疏。露芳或晨采,秋穢亦自鋤。持此釀春酒,氣和心孔舒。東鄰豈無牲,北里亦有魚。所貴在力勤,旨甘將樂胥。苾馨重胡考,蕃衍詠聊且。慎旃志潔白,庶以承厥初。
玉宇初涼江練靜,夜深風雨更凄清。從教洗出峰頭路,云破星翻月自生。
日出獅峰頂,鵲鳴庭樹枝。慈母出門望,兒從天上歸。一別十三年,母子隔遠道。不憂歲月深,但恐母年老。兒仕大鴻臚,母在高堂居。有祿不得養,問安徒寄書。兒今乞歸省,詔許還鄉井。暫經洪都門,遙指白云嶺。一笑偶相逢,論詩鐵柱宮。相逢即相別,掛席趁回風。回風吹五兩,南浦春波長。就船買鯉魚,沿月棹歌響。登堂進流霞,更栽萱草花。百歲母身健,愿兒長在家。
憶爾東歸日,長為吳會吟。春觴臨水曲,夜棹入山陰。結侶游能數,逃人去轉深。蘭苕如可折,莫惜寄云林。
一縷若無煙,飄飖度微眇。劫火豈能燒,慈云自相繞。不從氣味入,遠出鼻根表。過院幾人聞,心清方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