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州二詠 其二 黃雀
秋風下,黃雀飛。禾田熟,黃雀肥。
群飛蔽空日色薄,逡巡百頃禾為稀,翾翻巧捷多且微。
精丸妙繳舉輒違,乘時席勢不可揮。
一朝風雨寒霏霏,肉多翅重天時非,農夫舉網驚合圍。
懸頸系足膚無衣,百個同缶仍相依,頭顱萬里行不歸。
北方居人厭羔豨,咀噍聊發一笑欷。
秋風下,黃雀飛。禾田熟,黃雀肥。
群飛蔽空日色薄,逡巡百頃禾為稀,翾翻巧捷多且微。
精丸妙繳舉輒違,乘時席勢不可揮。
一朝風雨寒霏霏,肉多翅重天時非,農夫舉網驚合圍。
懸頸系足膚無衣,百個同缶仍相依,頭顱萬里行不歸。
北方居人厭羔豨,咀噍聊發一笑欷。
秋風起,黃雀飛。稻田成熟,黃雀肥美。它們成群飛翔遮蔽天空,日光都變得微弱,很快百頃稻田的稻谷就稀少了,它們飛翔靈動敏捷,數量眾多且身形微小。精巧的彈丸和箭繩射出總被它們躲開,它們趁著時機、憑借地勢難以被驅趕。一天風雨寒冷紛紛揚揚,它們肉多翅重,天時不利,農夫撐起網驚訝地將它們合圍。它們被掛著脖子、綁著腳,羽毛都沒了,上百只擠在同一個瓦罐里相互依靠,從此再不能飛回萬里之外的家鄉。北方居民吃膩了羊羔和豬,吃黃雀時姑且一笑感慨。
逡巡:頃刻,不一會兒。
翾翻:飛翔。
精丸妙繳:精巧的彈丸和系有絲繩的箭。
席勢:憑借地勢。
噍:咀嚼。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蘇轍被貶筠州期間,目睹黃雀啄食稻谷、后被捕捉的情景有感而發。當時他仕途不順,借此詩抒發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此詩主旨是諷刺貪婪之人,告誡人們勿因貪婪而不顧后果。其特點是借物喻人,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體現蘇轍對社會現象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思考。
翰墨非徒此著勛,欲從地下起斯人。文章老去還須悔,語默元來只自真。罔象幾回悲夜雨,雪山終古共秋旻。還吾第二碑今日,零替高才一愴神。
荻籬茅屋柯山下,賣餅歸來也作冬。不見長安競時節,車如流水馬如龍。
闌干蕭寺倩誰憑,喜見滄溟入眼澄。夏里開襟先傍水,竹間留客亦宜僧。風侵梵磬成三奏,雨著新潮漲一層。為問群公行樂意,從來退食似還曾。
天約閑云結嫩陰,苦無詩酒懶登臨。一聲雞唱日初午,滿地花寒秋已深。
川東十數州,此地事征榷。醝販浮大航,蠻賨日交錯。絮餌靡銖遺,焉能漏金艧。敢深良價藏,刺穎及囊橐。市算雞豚馀,瑣細盡薇藿。追惟作法誰,意豈佐公約。往虞值藍鄢,多壘亙郊陌。征人疲后爨,關吏謝不獲。監司鄙冗雜,主者必倅幕。雖無數橐駝,亦已鮮琴鶴。顯王御上世,賦稅且云薄。末造計舟車,諒匪明哲則。逆取茍毫芒,漁怨常十百。仄聞清靜理,固不在資墨。刀錐將盡爭,何以禦民忒。厲禁如可墮,商旅返安宅。
鳥嚶嚶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懷思。想念恢兮爰集茲。
明星北斗雞聲訛,山高水深橫石多。東方欲明遠婆娑,欸乃開船奈若何。看頭把柁識來路,勝待尤風不得渡。
新成朱殿勢重重,玉像生塵不正容。古洞久荒微見字,薄云初起未遮峰。著書前后傳雙葛,賜物存亡問六龍。終擬結茅來此地,藥池丹灶暫教封。
聞道東南海水深,打工潮涌勢如奔。市場壯闊宏圖起,商戰紛紜大氣渾。異域果能圓富夢,農夫寧再守荒村。君看江畔人千萬,未過元宵已出門。
空梁詩板歲年多,唯有秋蟲占作窠。聞道故人時拂拭,此生無奈舊情何。
重陰九壘幾曾開,廣布陰功亦異哉。八景定中朝十極,五云深處步三臺。煙騰綠字鸞初下,月照黃壇鶴未來。去地一珠如黍米,天人競湊郁羅臺。煒燁神光燭素屏,苦魂蒙度語堪聽。但知實相皆非相,自證無形入有形。火煉赤爐超上景,水流華沼蕩寒庭。功成試問誰能似,元子真人舊典刑。
佳人燕趙獨傾城,善舞陽阿掌上輕。為雨為云不知處,襄王夢里自分明。
秋盡天山道幾盤,蕭蕭韎韐塞霜寒。材官似雪分行出,胡女如花隘路看。白鼻騧前因舞袖,青油幕底拜呼韓。知君解得從軍樂,不畏沙場行路難。
云天感高誼,佳什賁茅衡。愧對聯吟侶,慚無沒世名。杏林仙術貴,床笏故家榮。君有祖遺硯,磨礱世世耕。
隱幾消永日,薰風搖紫薇。鉤簾一以眺,綠水近巖扉。嗒爾煙光夕,居然塵事稀。翩翩松上鶴,遙帶白云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