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色
武陵春色好,十二酒家樓。
大醉方回首,逢人不舉頭。
是非都不采,名利混然休。
戴個星冠子,浮沈逐世流。
武陵春色好,十二酒家樓。
大醉方回首,逢人不舉頭。
是非都不采,名利混然休。
戴個星冠子,浮沈逐世流。
武陵的春色十分美好,有十二家酒家。喝得酩酊大醉才回頭,遇到人也不抬頭。是非都不去理會,名利也全然拋開。頭戴道士的星冠,隨波逐流在這世間。
武陵:地名。
星冠子:道士所戴的帽子。
浮沈:即浮沉,隨波逐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表達的情感來看,詩人可能處于對世俗生活感到厭倦,渴望擺脫是非名利束縛的心境,或許是在經歷了一些世事紛擾后,向往道家那種逍遙自在、不問世事的生活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世俗的超脫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反映了道家思想在詩歌中的體現,展現了一種獨特的人生態度。
客散燭亦盡,明月共寂寥。
三生東華夢,歲晚依僧寮。
秋宵豈不涼,客心自如燒。
循簷耿無寐,顧影自蕭蕭。
飛鴻響遙空,抱弋空遺影。
游鱗縱前川,把釣睨枯井。
相看各如夢,欲去幾延頸。
勞心縱有獲,所獲僅蛙黽。
行人見之笑,千喚不一省。
滄溟四無邊,盡納天地境。
巨鰲載三山,未足污吾綆。
相顧作清游,濯足壺嶠頂。
淮海歸來二十年,結廬仍向舊山川。
既無酒債貧休恨,浪得文名老尚傳。
曉日輪蹄思柳外,春風羯鼓在花前。
如今靜聽瓶笙韻,猶似當年咽管弦。
耳耳非佳語,陸陸難為顏。
我生胡不淑,多戚長鮮歡。
搖落復已綠,春風滿江干。
最靈起予興,欲言骨肉酸。
園桑摧為薪,桃李亦半殘。
翹蕘企晴燠,九室十更寒。
飛錢如美色,乃入貴者闌。
丘閭有谷賣,窮櫩朝無??。
不售信蹙隠,徒手良抱嘆。
宛轉愒余息,溝壑分寸間。
吾輩正不免,遑暇恤彼{疒眾}。
來自東山東復東,飛空一劍伴絲桐。
能令矮屋疏籬下,如在十洲三島中。
煉句入神敲夜月,談玄動客笑春風。
聞師曾得長生訣,同采丹砂訪葛翁。
觱沸檻外泉,遠出天柱陽。
清音映空谷,潛波渙寒塘。
昔人養靈芝,長年此山旁。
金骨換玉髓,素虬朝紫皇。
尚余浴丹池,神光透扶桑。
蓬萊幾揚塵,茲泉日泱泱。
我愿滌世紛,朗詠三元章。
手持北斗杓,下酌流霞漿。
木天荒寒風雨黑,夜氣無人驗東壁。
天球大玉生土花,虞歌魯頌誰能刻。
翁持鐵筆不得用,小試印材蒸栗色。
我今白首正逃名,運與黃楊俱受厄。
藏鋒少竢時或至,精藝終為人愛惜。
固不必附名黨錮碑,亦不必寄姓麻姑石。
江湖詩板待翁來,傳與雞林讀書客。
孤棹翩翩北渡淮,相逢一笑意悠哉。
關河萬里忽秋晚,風雨五更聞雁來。
好夢驚回頻輾轉,壯心平盡復崔嵬。
吾生通塞寧須計,但祝乾坤泰運開。
家山豈不好,更欲訪廬君。
應意麋鹿友,其如鴻雁群。
江湖秋渺渺,道路雨紛紛。
歲晚成歸否,高山有白云。
方招東渚魂,又送北阡窆。
交游亦余幾,日覺眼中欠。
向來所憎者,一一皆可念。
憂愁鬢先霜,形影吾自厭。
春華已零落,秋木豈陽艷。
緬懷郢人質,徒掛季子劍。
平湖澹微云,小雨涼眾卉。
歸懷重依依,把臂還亹亹。
昔別念彌深,茲聚知復幾。
離觴不忍銜,清風在船尾。
樓無長物只遺編,直當山翁負郭田。
累世相傳俱掃地,斯文忽喪豈非天。
不歸老子茶腸里,知墮誰家醤瓿邊。
我固道窮書更厄,西風危涕倍潸然。
數柱伶俜不架椽,密鋪松髪厚如氈。
御風難覓深蓬島,障日聊成矮木天。
肥瓠引藤高浥露,閑花借蔭省澆泉。
熱時搆汝涼時撤,不是疏恩勢使然。
飯貓奉魚肉,憐惜同寢處。飼犬雜糠籺,呵斥出庭戶。
犬行常低循,貓坐輒箕踞。愛憎了不同,拘肆固其所。
虛堂夜搜攪,忽報犬得鼠。問貓爾何之,翻甕竊醢脯。
犬雖出位終愛主,貓兮素餐烏用汝。
按節波神逆水來,魚龍掀舞鬬崔嵬。
浪高峰頂青天雪,風助江聲白晝雷。
勢欲上時掀海立,怒無泄處觸山回。
世間亡國知多少,誰似靈胥恨未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