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句容至江寧半道欲游青龍山未果
鳴雞聲未斷,一路續山禽。
古寺出層碧,當門轉午陰。
霜林鞭影瘦,石凳燒痕侵。
客飯匆匆去,幽棲未及尋。
鳴雞聲未斷,一路續山禽。
古寺出層碧,當門轉午陰。
霜林鞭影瘦,石凳燒痕侵。
客飯匆匆去,幽棲未及尋。
雞鳴聲還未停歇,一路上山間禽鳥的叫聲不斷。古老的寺廟從層層碧綠中顯現出來,走到寺門時已到中午,樹蔭也轉了方向。經霜的樹林中,馬鞭的影子顯得瘦長,石凳上還留著火燒的痕跡。我匆匆吃過飯便離開了,沒能去探尋那清幽的隱居之地。
續:連接,不斷。
層碧:層層的碧綠,指山林。
午陰:中午的樹蔭。
鞭影瘦:形容在霜林中馬鞭影子顯得細長。
燒痕:火燒過的痕跡。
幽棲:清幽的隱居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詩人從句容到江寧途中的經歷。當時詩人可能在旅途之中,被山間景色吸引,本想游覽青龍山,卻因行程匆忙未能如愿。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清幽之境的向往和未能探尋的遺憾。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銳感知。
清明寒食景暄妍。花映碧羅天。參差捍撥齊奏,豐頰擁芳筵。 逢誕日,揖真仙。托爐煙。朱顏長似,頭上花枝,歲歲年年。
秋晚寒齋,藜床香篆橫輕霧。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 云外哀鴻,似替幽人語。歸不去。亂山無數。斜日荒城鼓。
只恐深夜花睡去。火照紅妝,滿意留賓住。鳳燭千枝花四顧。消愁更待尋何處。漢苑紅光非浪語。棲靜亭前,都是珊瑚樹。便請催尊鳴釂鼓。明朝風惡飄紅雨。
北望單于日半斜,明君馬上泣胡沙。 一雙淚滴黃河水,應得東流入漢家。
昏昏雪意慘云容。獵霜風。歲將窮。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清夜小窗圍獸火,傾酒綠,借顏紅。 官梅疏艷小壺中,暗香濃。玉玲瓏。對景忽驚,身在大江東。上國故人誰念我,晴嶂遠,暮云重。
北斗星移銀漢低,班姬愁思鳳城西。 青槐陌上人行絕,明月樓前烏夜啼。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棹飛穿碎金電,翻動水精宮。橫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須一斗,知費幾青銅。坐久桂花落,襟袖覺香濃。 庾公閣,子猷舫,興應同。從來好景良夜,我輩敢情鐘。但恐仙娥川后,嫌我塵容俗狀,清境不相容。擊汰同情賞,賴有紫溪翁。
誰使神州,百年陸沉,青氈未還?悵晨星殘月,北州豪杰;西風斜日,東帝江山。劉表坐談,深源輕進,機會失之彈指間。傷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風寒。 說和說戰都難,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嘆封侯心在,鳣鯨失水;平戎策就,虎豹當關。渠自無謀,事猶可做,更剔殘燈抽劍看。麒麟閣,豈中興人物,不畫儒冠。
澤國風饕霜力緊,黃落凋殘碧成錦。 最憐柿葉與楓林,平園物色正瀟凜。 造化不翕何所張,獨怪廷朝漏融景。 天理真機默玩心,悟取靈根發深省。
為問杜鵑,抵死催歸,汝胡不歸?似遼東白鶴,尚尋華表;海中玄鳥,猶記烏衣。吳蜀非遙,羽毛自好,合趁東風飛向西。何為者,卻身羈荒樹,血灑芳枝? 興亡常事休悲。算人世榮華都幾時。看錦江好在,臥龍已矣;玉山無恙,躍馬何之。不解自寬,徒然相勸,我輩行藏君豈知?閩山路,待封侯事了,歸去非遲。
詩不窮人,人道得詩,勝如得官。有山川草木,縱橫紙上;蟲魚鳥獸,飛動毫端。水到渠成,風來帆速,廿四中書考不難。惟詩也,是乾坤清氣,造物須慳。 金張許史渾閑,未必有功名久后看。算南朝將相,到今幾姓;西湖名勝,只說孤山。象笏堆床,蟬冠滿座,無此新詩傳世間。杜陵老,向年時也自,井凍衣寒。
洛陽麗春色,游俠騁輕肥。水逐車輪轉,塵隨馬足飛。 云影遙臨蓋,花氣近薰衣。東郊斗雞罷,南皮射雉歸。 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
今夜永,說劍引杯長。坐擁地爐生石炭,燈前細雨好燒香。呵手理絲簧。 君且住,爛醉又何妨。別後相思天萬里,江南江北永相忘。真個斷人腸。
王,計爾應姓田。為你面撥獺,抽卻你兩邊。 ——甘洽 甘,計爾應姓丹。為你頭不曲,回腳向上安。 ——仙客
畫角城頭曲未終,十年哀怨萬方同。 黍離正恨傷周切,章甫翻憐適越窮。 黃葉空山僧舍雨,滄浪衰鬢釣絲風。 閑愁欲遣三千斛,濁酒寧辭一百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