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送人
折柳亭邊手重攜,
江煙澹澹草萋萋。
杜鵑不解離人意,
更向落花枝上啼。
折柳亭邊手重攜,
江煙澹澹草萋萋。
杜鵑不解離人意,
更向落花枝上啼。
在折柳亭邊我們再次攜手告別,江上煙霧淡淡,春草長得很茂盛。杜鵑鳥不理解離別的愁緒,還在落花的樹枝上啼叫。
折柳亭: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折柳亭常為送別之地。
澹澹:形容煙霧等淡薄的樣子。
萋萋:形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杜鵑:鳥名,其啼聲凄切,在古詩中常與悲愁、離別相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暮春時節本就易引發愁緒,詩人在送別友人時,看到暮春之景,觸景生情寫下此詩,抒發離愁。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送別友人的哀愁。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暮春之景烘托離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傳統送別詩的特色。
炎天五六月,挈枕逐陰涼。絺服不掩體,喚女汲寒漿。
晝錦韓家百載馀,清風猶及渡江初。曾從夫貴膺金誥,不待兒歸奉繡輿。墨暈帳昏秋閣冷,錦文機斷夜窗虛。儲山好并瀧岡秀,彤管他年更大書。
秋江明似鏡,月色靜更好。之子罷琴來,蘿徑初尚早。眾峰更滅沒,橫笛隔幽島。我船爾棹歌,絲綸蕩浮藻。潛魚卻寒餌,宿雁起夜縞。離離不可招,白露下煙草。高風桐廬士,俊業渭川老。同是釣魚人,那應不同道。把酒酹清輝,如何答穹昊。
瀘水直流三峽去,歸舟便好駕秋濤。五云東北空回首,萬里西南入不毛。殊俗未知何地樂,畏途誰念此生勞。淚痕滿袖和塵土,留待山妻浣我袍。
清夜長吟動四鄰,吟成人靜獨沾巾。不知此段纏綿意,天地相關復幾人。
龍威虎震彩輿還,鳳泊鸞漂響佩環。愜意幾杯陶令酒,閒情一片米家山。開窗明月生天闕,落紙煙云出世寰。大定黃龍飛劍落,三心三止透三關。
新月不落地,四更猶有光。無人防白兔,竊夜搗玄霜。澗松如老友,歲晚可同襟。獨立風塵表,悠悠千古心。落日五湖上,獨行逢故人。有家如隔世,無物可通神。我有太古竹,青天騎作龍。明當渡江去,歸聽廣陵鐘。滄浪波濤闊,昆崙世界多。吾無縮地法,誰有步天歌。酒量尚一斗,鬢絲馀幾莖。辛夷開欲罷,何日問歸程。昨夜馬頭雹,滿天羊角風。吹燈不敢寐,愁坐欲書空。
海棠含愁泣春雨,弱柳垂煙鎖金縷。東風裊裊吹晴絲,雙燕飛來向人語。西鄰小姬年十五,細骨輕軀學歌舞。將身嫁與冶游郎,無奈花前別離苦。琵琶撥斷《鹍雞》弦,玉釵擊碎鴛鴦股。低眉斂恨對銀缸,紅粉樓頭月當午。
歡初戀儂時,夜夜門前立。今日歡棄儂,對人不敢泣。
數椽破屋臨溪水,日日讀書喧四鄰。白首傳經窮到骨,清風入座靜無塵。堆窗史傳千張紙,過隙光陰一轉輪。富貴掀天亦埃滅,今時何必嘆斯人。季子過徐因掛劍,吾詩似劍敢欺徐。才華本自輕場屋,詁訓猶堪授里閭。踏雪打門人問字,載殽從學酒盈車。兒童誦得平生賦,不是兔園遺下書。
飛瀑灑寒冰,危梁跨碧層。天涯圖里看,白發未歸僧。
莫向江鴻問故山,書來也不破愁顏。尋思欲覓江南路,只在蕭蕭一枕間。
山長百里玉孱顏,百里何緣盡好山。只是縣前青一簇,九芙蓉出五云間。
文節忠魂死亦生,千秋祀典有人承。當年秦賈多時絕,縱使綿綿羞更稱。
蠻荊長往地,湖海獨歸時。旅櫬蛟龍護,銘旌雁鶩隨。此生要有盡,何物告無期。一片幽堂石,公知我不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