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軍腹
七日宴,慎勿開,司空血裹長安臺。
牽牛星,慎勿見,蒼梧首離仁壽殿。
江州首禍徐州亡,天意總在蕭建康。
箙中有箭箭有鏃,痛恨不穿領軍腹。
七日宴,慎勿開,司空血裹長安臺。
牽牛星,慎勿見,蒼梧首離仁壽殿。
江州首禍徐州亡,天意總在蕭建康。
箙中有箭箭有鏃,痛恨不穿領軍腹。
七日的宴會,千萬不要開啟,司空的鮮血已浸透長安臺。牽牛星啊,千萬不要出現,蒼梧王的首級已離開仁壽殿。江州引發災禍導致徐州滅亡,天意終究歸于蕭家的建康。箭袋中有箭,箭上有鋒利的箭頭,只恨不能穿透領軍的肚腹。
司空:古代三公之一的官職,此處可能指當時掌握重權的官員。
長安臺:代指中央官署,或具體指某一官衙建筑。
蒼梧首:蒼梧王的首級,南朝宋后廢帝劉昱被廢為蒼梧王,后被弒。
仁壽殿:南朝宮廷中的宮殿名。
箙(fú):裝箭的袋子。
鏃(zú):箭頭,代指箭的鋒利。
領軍:指領軍將軍,南朝時統領禁軍的高級武官,此處具體指向導致災禍的權臣。
此詩或作于南朝宋末至齊初政治更迭之際。宋后廢帝劉昱(蒼梧王)昏暴,被蕭道成所殺,蕭氏逐漸掌控建康(南朝都城),后建立南齊。詩中‘江州首禍徐州亡’或指地方叛亂(如江州刺史起兵)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徐州失陷;‘領軍’或為當時掌握軍權、間接導致災禍的權臣。詩人借具體事件,表達對禍國權臣的強烈譴責。
全詩圍繞政治動蕩中的關鍵事件(宴會、弒君、州郡淪陷)展開,以復仇之箭的意象直斥領軍之罪,反映南朝初年政權更迭期的社會矛盾與底層對權臣的痛恨,語言質樸而情感熾烈,具有鮮明的歷史紀實色彩。
落日金陵渡,輕帆此暫停。
水流三楚碧,煙鎖六朝青。
漁火殊明滅,滄波入杳冥。
夜長人未寐,篷底漏疏星。
虎頭自合取侯封,好為明時立雋功。
做了玉關班定遠,卻陪芝嶺夏黃公。
無名氏,一女郎。
殉國難,骨尚香。
亭五里,詩兩行。
擬配饗,露筋旁。
彼女子,知綱常。
久曾吾喪我,羈旅幸依人。飲酒何妨暢,論交可入神。閉門風雪急,閱世水云屯。一卷南華樂,翛然得共親。
相逢俱未易,乞食對何人。絕意忘牛馬,中宵近鬼神。事銷吾道泰,世亂客途屯。珍重王居士,詩篇許獨親。
雪意寒侵燭,窗光欲照人。翻書存古雅,自誦每傷神。事業材宜雋,經綸道用屯。知君原落落,努力可娛親。
宛轉柔情絕妙詞。華年銷盡鬢如絲。凄涼惟有自家知。
欲遣勞生須有托,一為秋士便宜悲。憐君蕭瑟不同時。
雨闇煙昏蔚不開,
時時白鳥去還來。
相逢都是江湖上,
莫為人聲卻自猜。
石塔光明照夜燈,
武尊宮闕郁觚棱。
至今灑涕吾孀語,
攜酒相尋白鳥陵。
臺上歌聲起半酣,茫茫項定與劉龕。
豈真漢厄逢三七,終見堯封暨朔南。
誓罷貓仍容武鼠,夢回虎已齧嬴驂。
百王道在焚難盡,數典偏憐有籍談。
細君炊秫婢繰絲,
綵勝酥花總不知。
窗下老儒衣露肘,
挑燈自揀一年詩。
蝴蝶雙飛出館中,夢回空憶舊行蹤。
茂陵病去思偏遠,彭澤歸來興培濃。
瓜地半開紅藥盡,菜園全破綠陰重。
何時定取羅浮約,一榻橫加四百峰。
賣餳聲里日初長,春滿閒庭花事忙。
樓外軟風鶯夢暖,籬邊疏雨蝶衣涼。
碧桃重似垂頭睡,紅藥殘如半面妝。
看盡韶光應不倦,題詩長倚小回廊。
無數灘明滅,征鴻伴遠游。荒江寒白日,群盜礙清秋。
路轉危檣急,沙回亂草浮。尋常輕短劍,藉汝暫寬憂。
歷險今年最,臨深萬慮輕。健兒邀并坐,三老指孤城。
戰氣云中黑,烽煙水外明。日斜舟易駐,愁絕聽湍鳴。
乍輟金華講,長投海岸簪。中涓誰冀北,太史竟周南。襚道黃泉啟,關門紫氣含。平生攜手客,淚盡百花潭。
袛謂焚魚臥,真成跨鶴游。千秋誰掛劍,萬事已藏舟。夜壑星辰遠,重泉日月愁。獨將知己淚,慟哭灑西州。
采采江水濱,
荷花照臉新。
莫愁西日晚,
明月解留人。
長日稀朝謁,兼之簿領無。閉門人伴鶴,染翰吏兼儒。
風砌翻紅藥,晴軒映碧梧。雖云棲省署,瀟散即蓬壺。
幸接神仙侶,來游翰墨林。空庭無候吏,古木有鳴禽。
疑義更相析,成詩眾與吟。長楊猶未賦,宴坐愧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