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南都二首
金陵曾向酒家眠,十五當壚不數錢。紅版橋頭明月色,娟娟猶在玉釵前。
疏疏秋雨秣陵寒,白露初高葉未丹。欲寄愁心無處著,濕君衫袖到長干。
金陵曾向酒家眠,十五當壚不數錢。紅版橋頭明月色,娟娟猶在玉釵前。
疏疏秋雨秣陵寒,白露初高葉未丹。欲寄愁心無處著,濕君衫袖到長干。
我曾在金陵的酒家醉眠,當年十五歲的酒家女賣酒從不計較金錢。紅版橋頭那皎潔的月色,如今依然美好地映照著美人的玉釵之前。稀疏的秋雨讓秣陵透著寒意,白露剛剛濃重樹葉還未變紅。我想寄托這滿心愁緒卻無處可放,這愁緒化作秋雨打濕你的衫袖一直到長干。
金陵:今江蘇南京。
當壚:原指賣酒的女子坐在壚邊賣酒,這里指酒家女。不數錢:不計較金錢,形容慷慨。
紅版橋:橋名。
娟娟:形容月色美好。
秣陵:南京的古稱。
白露:節氣名。
長干:古地名,在今南京市南。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題可知是送別友人前往南都(南京)。可能詩人曾在金陵有過美好的經歷,而此次送別友人,觸景生情,回憶往昔,感慨當下離別而創作此詩。
這兩首詩主旨為送別友人,前首回憶金陵舊時光,后首抒發離別愁情。詩風清新自然,情感細膩,在送別詩中展現出獨特的韻味,體現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念和對友人的牽掛。
客里遙逢令節,城中不見繁華。南山漠漠煙遠,清渭迢迢日斜。獨樹桃花自發,高樓燕子誰家。可惜年年春色,催人白發天涯。
宴樂亭臺近落成,誰將一鶴伴孤生。秋深月長青田影,日上風傳碧落聲。對客舞時誇獨步,穿松行處號雙清。高涼半剌平生契,知我元無玩物情。
烽火兼旬信息沉,故園回首棘森森。幾回欲覓來人問,相對無言淚滿襟。
上天降神明,錫我仁慈父。臨民布德澤,恩惠施以序。穿溝廣溉灌,決渠作甘雨。
片帆明日下長洲,今日分攜浙水頭。回首故鄉猶更遠,雁來紅葉夕陽秋。
瓶花命,長命勝枝頭。苦雨酸風都不管,明窗凈幾一生休。天道在人謀。
且莫渡河去,風吹水倒流。隔沙人不喚,空老濟川舟。
此是空門不住身,到來香國作花神。墻隈籬腳多多插,看取枝頭日日新。
備員無補見絲毫,幸喜為官似馬曹。每許蕪音持布鼓,更容劣技試鉛刀。兼收屢賜百金諾,借重終期一字褒。廊廟他時應有待,誓將么么寄鈞陶。
主人結屋依晴洲,松蘿深處林塘幽。練湖水落石齒齒,玉峰雨過云悠悠。清潭白沙遠相帶,浴鷺飛鳧還自由。君恩未許卻歸去,空向夢中懷舊游。
今歲壺柑子,霜稀頗不甜。味回須十日,香在且雙奩。摘恨松皮少,歸勞素手纖。就中魚凍者,幸未使君嫌。冬至甘酸雜,黃堆幾案遲。凝心霜瓣冷,浸齒玉津滋。陽擘皮方好,陰乾核更宜。明年多買蟻,盡護故園枝。載自端州遠,青黃滿一槎。氣寒純是雪,香熟總如花。盤里多秋色,懷中有露華。人言洞庭上,朱橘讓紛葩。開籠閒數數,大小愛圓勻。香霧長濡手,甜霜每在唇。藏時須待臘,寄日欲當春。兒女爭懷袖,歡聲動隔鄰。至日爭攀摘,離離尚滿柯。山人分未少,縣令贈偏多。皮厚春能到,瓤乾臘欲過。兒童紛賭核,食奈太寒何。
一望渺何許,簇簇黃金芽。春罌煮殘雪,詩興清無涯。
未說高文錦不如,談間已勝十年書。是中我亦潛心久,作者君今舉世無。應俗不堪塵瞇目,論交政復棘如須。獨憐兒戲心猶在,更向詩筒較戚疏。倉官尉職賤誰如,終歲區區奉簡書。勝日偷閑須著便,青山有約定來無。著書聊閣如椽筆,疾惡休張磔猬須。好袖新瓢五峰路,碧淙清樾伴蕭疏。
荷葉池邊草閣新,筆床茶臼寄吟身。久將懶性供多病,暫與名園作主人。即事琴棋閑有趣,忘機魚鳥淡相親。流鶯忽報煙花老,無數垂楊欲絆春。未有青山可隱居,小軒灑掃即吾廬。窗延嵐翠當欹枕,室透陽光就曝書。稱藥喜多良友至,覆杯誓與酒人疏。焚香細讀閑情賦,一笑揚州夢覺初。
漢數當時盛,唐知馀慶家。至今猶相袞,從昔建高牙。陰鄧何勞擬,崔盧亦漫誇。南來方再世,閥閱本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