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貼子皇帝閣六首
和氣生金殿,微風轉畫旗。年年好春色,先是帝家知。
迎氣來歸胙,宜春祝降祥。皇心勤治切,應喜寸陰長。
醇醴浮金斝,柔蔬饤玉盤。嘗新兼介壽,齊奉兩宮歡。
晝漏新添刻,春寒早放班。恩隨寬大詔,一日遍人間。
晴日漸消宮瓦雪,和風微散御爐煙。千官拜舞皇恩罷,綵勝金幡下九天。
早鶯啼滑知寒薄,午馬休遲覺晝長。四海歡康幾務暇,簫韶時奉萬年觴。
和氣生金殿,微風轉畫旗。年年好春色,先是帝家知。
迎氣來歸胙,宜春祝降祥。皇心勤治切,應喜寸陰長。
醇醴浮金斝,柔蔬饤玉盤。嘗新兼介壽,齊奉兩宮歡。
晝漏新添刻,春寒早放班。恩隨寬大詔,一日遍人間。
晴日漸消宮瓦雪,和風微散御爐煙。千官拜舞皇恩罷,綵勝金幡下九天。
早鶯啼滑知寒薄,午馬休遲覺晝長。四海歡康幾務暇,簫韶時奉萬年觴。
和暖的氣息在金殿中滋生,微風輕拂轉動彩繪的旗幟。年年美好的春色,最先被帝王之家感知。迎接春氣歸來分享祭肉,書寫宜春詞祈福降祥。帝王心中勤政治國深切,應欣喜白晝漸長時光珍貴。醇厚的美酒斟滿金爵,鮮嫩的蔬菜擺上玉盤。品嘗時鮮兼祝壽,一同奉養兩宮歡顏。晝漏新增刻度,春寒中早放朝班。皇恩隨寬大詔書,一日遍及人間。晴日漸漸消融宮瓦積雪,和風微微吹散御爐輕煙。百官行禮拜謝皇恩后,彩勝金幡自九天飄下。早鶯啼聲婉轉知春寒漸薄,午馬緩行方覺白晝漸長。四海歡騰政務閑暇,常奏韶樂共舉萬年壽觴。
金殿:帝王的宮殿。
畫旗:彩繪的旗幟。
迎氣:古代立春前迎祭春神的儀式。
歸胙(zuò):祭祀后分享祭肉。
宜春:立春日書寫的吉祥語。
醇醴(chún lǐ):味厚的美酒。
金斝(jiǎ):青銅制酒器。
柔蔬:鮮嫩的蔬菜。
饤(dìng):將食物擺放于盤。
介壽:祝壽。
兩宮:指皇帝與太后。
晝漏:古代計時漏壺。
放班:散朝。
寬大詔:寬仁的詔書。
綵勝金幡:立春日裝飾的彩綢與金幡。
簫韶:相傳為舜的樂曲,此指宮廷雅樂。
萬年觴:祝壽的酒杯。
此組詩為宋代立春日宮廷“春貼子”,貼于皇帝居所門帳。宋代宮廷有立春日撰寫貼子詩的習俗,內容多為歌頌帝德、祈福吉祥,反映當時宮廷節令文化及對盛世的贊美。
這是一組典型的宮廷應制詩,通過描繪宮廷春日景象,展現帝王勤政、四海歡康的盛世圖景,語言典雅祥瑞,既體現宋代宮廷文學特征,也反映了古代“天人感應”的文化觀念。
梅峰孕秀,太仙翁、咫尺元宵三夕。盛德溫溫如玉粹,多少殊勛嘉績。兩擁朱幡,獨清節,高誼真難屈。景疏堂下,臺星長伴南極。 雅羨椿桂聯芳,金章紫綬,拜舞歡聲溢。福備宜高仁者壽,喜占人間八十。漢重申公,周登尚父,盛事今猶昔。九重注想,蒲車行聘遺逸。
自古清勝地,江帶與山篸。夸娥擘此石鐪,不獨嶺之南。初見仙巖第一,再見礱巖第二,今見淡巖三。邱壑皆有分,品第不須談。望前驅,陪後乘,破晴嵐。出城一舍而近,峭壁與天參。不使塵埃涴腳,忽覺煙云對面,鶴馭可同驂。杖屨從歸去,此樂湘潭。
彼神劍兮,出昆吾之溪。既成形而若水,遂切玉以如泥。玉則貞堅,誠齟齬而難入;劍惟铦利,將脫穎而莫齊。是以從心剖判,應手提攜。入水蒼之文,乍同夫淬水;破雞冠之赤,且異乎割雞。當其瑾瑜外來,球琳畢萃。磨而不磷,用之不匱。以藏乎密地,出匣而宣利。游恢恢之刃,瑕不掩瑜;剖碌碌之形,刃有馀地。是知不貪其寶,不愛其資。茍作礪而斯驗,將匿瑕而可遺。異櫝之毀焉,斯為過矣;同斗之撞也,于以碎之。璨彼瓊華,煥如縷切。匪流血以為害,將凝肪而必截。觸可磨之玷,片片冰開;縱不鈍之鋒,重重瓦裂。應機則斷,投刃皆虛。可以斷圭瓚,可以判瓊琚。雄雄兮化龍之后,璨璨兮抵鵲之馀。茍在镕之金,不慚于歐冶;則指瑕之璧,何愛于相如。溫潤乍分,陸離交燭。于以慰良冶之志,于以窒貪夫之欲。耀铓而赫奕六金,律刃而熒煌五玉。是知斯劍之用也,按之無下,直之無前。以刜鍾之聲,乍移水碧;以擊柱之勢,時入山元。星文每臨夫韞石,虹氣若斷于晴天。然則干將所營,風胡所徇。或剸犀稱利,或截鴻所進,未若周王切玉之刃。
清晨孤亭里,極目對前岑。遠與天水合,長霞生夕林。 蒼然平楚意,杳靄半秋陰。落日川上盡,關城云外深。 方予事巖壑,及此欲抽簪。詩就蓬山道,還茲契宿心。
君不見巫山高高半天起,絕壁千尋盡相似。 君不見巫山磕匝翠屏開,湘江碧水繞山來。 綠樹春嬌明月峽,紅花朝覆白云臺。臺上朝云無定所, 此中窕窈神仙女。仙女盈盈仙骨飛,清容出沒有光輝。 欲暮高唐行雨送,今宵定入荊王夢。荊王夢里愛秾華, 枕席初開紅帳遮。可憐欲曉啼猿處,說道巫山是妾家。
姜居渭水為周相,嚴隱桐江不漢臣。 試把二公較名節,誰知總是一絲綸。
少年聞說京華,上元景色烘睛晝。朱輸畫轂,雕鞍玉勒,九衢爭驟。春滿鰲山,夜沉陸海,一天星斗。正紅球過了,鳴鞘聲斷,回鶯馭、鈞天奏。 誰料此生親到,十五年、都城如舊。而今但有,傷心煙霧,縈愁楊柳。寶箓宮前,絳霄樓下,不堪回首。愿皇圖早復,端門燈火,照人還又。
云山有意,軒裳無計,被西風吹斷功名淚。去來兮,再休提!青山盡解招人醉,得失到頭皆物理。得,他命里;失,咱命里。
夢里思大漠,花時別渭城。長亭咫尺人孤零。愁聽陽關第四聲。且行且慢且叮嚀,踏歌行人未停。
碧塢煙霞晝未開,游人到處盡裴回。 憑誰借問巖前叟,曾托吾皇一夢來。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云團廣佑盡愁城,未必心肝鐵打成。 話著石公山下事,定如猿叫第三聲。
無用之用,其用甚大。 無功之功,其功甚博。 自然如龍得水,似虎靠山, 壺中春色異人間。
嶺上千峰秀,江邊細草春。 今逢浣紗石,不見浣紗人。
江水沉沉帆影過,游魚到晚透寒波。渡口雙雙飛白鳥,煙裊,蘆花深處隱漁歌。 扁舟短棹歸蘭浦,人去,蕭蕭竹徑透青莎。深夜無風新雨歇,涼月,露迎珠顆入圓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