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
戍鼓聲沈下夕陽,
牙旗獵獵九秋霜。
多情唯有關山月,
一片清光似故鄉。
戍鼓聲沈下夕陽,
牙旗獵獵九秋霜。
多情唯有關山月,
一片清光似故鄉。
戍邊的鼓聲低沉,隨著夕陽一同落下;軍中的大旗在秋風中獵獵作響,如深秋寒霜般清冷。只有那關山上的明月最是多情,灑下一片清輝,仿佛故鄉的月光。
戍鼓:戍邊軍隊的鼓聲。
沈:同“沉”,低沉。
牙旗:古代軍隊的大旗,竿頂以象牙為飾,故稱。
獵獵:形容旗幟被風吹動的聲音。
九秋:秋季的第三個月,指深秋。
清光:清亮的光輝,這里指月光。
此詩當為古代邊塞題材作品,創作于詩人親歷或想象的戍邊場景中,反映了戍邊士兵在秋夜面對邊塞蒼涼景象時,對故鄉的深切思念。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記載,但符合唐代及后世邊塞詩常見的情感表達模式。
全詩以邊塞黃昏為背景,通過戍鼓、牙旗等意象渲染蒼涼氛圍,結尾借關山月的清光引出思鄉之情,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是一首典型的邊塞思鄉詩。
螺青山綰青螺髻,
地錦花鋪錦地衣。
雨過花嬌山色茜,
疑山解舞欲狂飛。
佛性分明脫有無,
醋酸何用掛葫蘆。
薄霧輕煙留不住,
扁舟已過洞庭湖。
怨罡風、吹折到青蓮,鐙火禮金仙。算埋愁無地,凄涼身世,佛也應憐。
空說曼陀法界,歸去再生天。只幾番情劫,斷送華年。
稽首香臺發愿,便飄然瓶拂,到處隨緣。向團蒲穩坐,清唄磬聲圓。
莫重題、三生舊恨,怕參來、都是斷腸禪。誰相訪、西溪云水,添個漁船。
宵分天漠漠。又雨雨風風,客程偏惡。故山杜若。添新漲、定有尋芳佳約。琴心瘦卻,奈燕羽、音書難托。料此際、無數飛紅,春人正愁簾箔。
匆匆一夜萍蹤,便酒冷關亭,響流林壑。戍樓畫角,還添起、五點四更殘柝。燈花未落,怎恁地、聲聲蕭索。無奈是、歸夢安排,休思睡著。
一區崖壑洗深清,傍崄隨夷置酒鎗。石是米顛懷袖出,景如摩詰畫詩成。
游人恰好中央坐,怒水常穿四壁行。若把盧巖來比較,盧巖雖勝少幽情。
陂陀行盡見幽奇,想得川融山結時。大辟嵩高知第舍,小分煙嶺即園池。
崩云倒沬森森立,枕石聽泉事事宜。勝跡幾人曾到此,摩崖碑上有娥眉。
應龍矯天閶,威鳳巢阿閣。敢與燕雀齊,所志但帷幕。
偕隱雙山間,一廛差可托。詎愛巖澗幽,聊尋親友樂。
和氣含古春,雅懷申新酌。鏡中罷曉妝,晴翠當窗落。
春色方駘蕩,乘煙命筍輿。升高望苕霅,上有先人廬。
鞠荒元亮徑,蒿沒仲蔚居。所思隔云水,欲往徒趑趄。
乾坤同逆旅,古人已啟予。隨分篤古歡,懷抱且自攄。
山齋新雨霽,時覺花藥薰。隔溪白發姊,遺我冰雪文。
開緘一何麗,錦織天孫云。吾家十姊妹,君獨思不群。
阿兄富文藻,筆掃貔貅軍。何當聯白社,駐此青山曛。
玉蜍躍東海,清輝照虛室。偶坐懷抱開,相與理瑤瑟。
賞心惟良知,篤好貴真率。如月恒當頭,如桐日橫膝。
愿效高柔賢,陋彼萊妻逸。三復河洲篇,與子以為弼。
賊疑拾葚異,母怪棄薪還。
雷震輒圜墓,火飛因伏棺。
爐煙裊裊透窗紗,
斗草人歸日未斜。
梁燕雙飛鶯對舞,
東風間煞碧桃花。
青衫縣尹沈泉久,
黃綬尉曹華發多。
重到灘頭舊游寺,
一觴獨舉奈愁何。
清香一炷意超然,萬事無緣更動顏。
野鳥銜花來丈室,煙蘿招月出遙山。
居方不礙游方內,住世還如出世間。
卻笑晚年貪著事,野邊湖外夜忘還。
園荒無與鋤,草樹暗如織。
披榛理幽步,野氣頗有力。
坐令世網心,不動自然息。
更見吾潩泉,無波瑩巖色。
木槿亞紅淡,牽牛蔓青滋。
露晞涼風入,陡覺居處宜。
巖桂中秋蕊,籬菊重陽枝。
何必春始榮,物物有其時。
開軒散幽帙,今昔隨所詣。
何如徹名色,庶不涴聲勢。
撫幾聊自怡,發牙易凋弊。
安得同心人,相忘可忘世。
亭亭雞冠花,散出非所蒔。
色與秋日明,葉與秋庭媚。
山閒人自稀,鴻雁幾時至。
境象吾素知,茅茨下清吹。
彩鳳珠樓竟日閒,白楊黃鳥忽綿蠻。
滄桑我已悲人事,富貴誰能鑄世寰。
盈尺硯田供八口,半函卷帙展衰顏。
菜根滋味延年藥,何必吹笙緱嶺山。
陸海何逶迤,輻輳四方入。梁王好賓客,冠蓋于此集。
平明車馬來,延引門下揖。轂擊車莫前,簪合履相及。
枚鄒紛并游,薦達交剪拂。積雪臨菟園,池竹檀欒濕。
授簡召相如,詞客隨警蹕。漢業當盛昌,諸侯方睦輯。
文章爾雅時,千秋在茲日。我來一游梁,吊古歷原隰。
四顧忽茫然,因之寄于悒。
十五年間皕首詞。也曾捻斷吟髭。辛酸處,怕是沒人知。
世兒都道邦興矣。歡歌起。勸君須記。吾閣筆,是何時。
支枕亂愁并,廉纖靜夜聽。響空階、點滴分明。一樣芭蕉秋戰雨,渾不似、故園聲。
塵夢苦難醒,勞勞度此生。濕寒衾、淚已成冰,剩有歸心隨斷雁,飄泊處、又無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