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一一七 陳元方
如何百城內,
一一畫元方。
勸孝賢刺史,
觀風職所當。
如何百城內,
一一畫元方。
勸孝賢刺史,
觀風職所當。
為什么在這百座城邑之內,每一處都畫著陳元方的畫像呢?這是賢明的刺史為了勸勉人們行孝而做的,這也是他考察民風時職責所在。
百城:指眾多城邑。
元方:即陳紀,字元方,東漢時期官員、名士,以孝著稱。
刺史:古代官職名,負責監察地方。
觀風:觀察民風民俗。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是南宋時期詩人林同所作,旨在宣揚孝道。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重視儒家倫理道德,孝道是其中重要部分,詩人可能是看到賢明刺史以畫陳元方來勸孝的行為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孝道,通過描寫刺史畫陳元方像勸孝之事,體現了當時社會對孝道的推崇。其特點是語言簡潔,直抒胸臆,在宣揚孝道的文學作品中有一定代表性。
日色才臨仙掌動,王城曉日窺丹鳳。笑問客從何處來,詞人解撰河清頌。
白云幽石古,青壁瀑湍鳴??沾淝忠聺瘢交ㄕ昭勖?。啼鶯寒谷靜,落絮晚風輕。何處彌征蓋,松門一慰情。
吾聞古神仙,不與凡人同。或游昆崙西,或寓蓬萊東。汗漫不計日,往還長御風。九節長巖下,三花開洞中。恨乏雙羽翼,無由得相從。不如師圣賢,實德存吾躬。
國手功名滿世間,幾多奇思上眉端。人心險處千機變,局面危時一著安。陳入烏江迷項羽,勢窮赤壁走曹瞞。近來黑白無分曉,輸與樵翁冷眼看。
野人結屋臨溪上,溪上白云生疊嶂。城中車馬自紛紜,朝聽樵歌暮漁唱。云林叆叇春日低,小橋流水行人稀。桃花落盡春何處?風雨滿山啼竹雞。
造化拾無遺,唯應杜甫詩。豈非玄域橐,奪得古人旗。日月精華薄,山川氣概卑。古今吟不盡,惆悵不同時。甫也道亦喪,孤身出蜀城。彩毫終不撅,白雪更能輕。命薄相如命,名齊李白名。不知耒陽令,何以葬先生。
萬法皆應舍,何論泡影身。豈因禪定力,久已渡迷津。
三月和風塞太空,天涯海角競青紅。不知花卉何遠近,六合內外俱春容。
為愛新梢綠,呼童竟護持。他時霜雪操,總是出墻枝。
半捲羅幃識衛娥,東風清露醉顏酡。分來天上香猶在,欲問洛陽春幾何。明媚不須還解語,招搖若為對高歌。花前莫惜日沉醉,回首南薰綠樹多。
萬頃銀波細剪裁,繽紛飛下玉樓臺。初疑羽旆空中舉,猶想霓裳月下來。風緊有花飄岸柳,云深無樹認江梅。地爐煮茗松濤響,絕勝羊羔飲酒杯。
憶昔綠楊閒買醉,笑言初接清芬。酒痕零亂墨痕新。海壖春一角,嘉會結賢賓。卌載緇塵雙鬢改,飄蕭倦旅孤尊。藕花香里忽逢君。舊游如昨夢,回首倍酸辛。
十日離家只四程,白云何處玉融青。溪聲颯颯如風雨,獨對寒燈詠鹡鸰。
平生無所好,所好在圖書。藉此傳心印,千秋意不虛。
殘陽投古寺,乘月訪高僧。佛土風塵凈,禪心池水明。玄關欣妙悟,白首絆浮名。半榻三生幸,千緣一芥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