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進之登金山
白浪三千頃,蒼巖二十盤。鮫人分夜火,龍女給晨餐。潮涌天難定,地孤石也寒。由來多勝跡,草里讀碑殘。
寶楯千年碧,爐煙鎮日青。穿藤逢石怒,倚險嗅波腥。黿過吞人影,潮來念佛經。幽期如可訂,住此學沉冥。
白浪三千頃,蒼巖二十盤。鮫人分夜火,龍女給晨餐。潮涌天難定,地孤石也寒。由來多勝跡,草里讀碑殘。
寶楯千年碧,爐煙鎮日青。穿藤逢石怒,倚險嗅波腥。黿過吞人影,潮來念佛經。幽期如可訂,住此學沉冥。
白色的浪濤翻涌三千頃,青灰色的山巖盤旋二十道。鮫人在夜晚分享燈火,龍女清晨送來餐食。江潮洶涌連天都難以穩定,地勢孤絕連石頭也透著寒意。這里向來有許多勝跡,只能在草叢里讀那殘碑。珍貴的盾牌歷經千年泛著青碧,香爐的煙霧終日繚繞。穿過藤蔓遇見怒立的山石,倚著險處聞到潮水的腥氣。老黿游過仿佛要吞沒人影,潮聲傳來如同念誦佛經。若能定下這幽隱之約,我愿住在此處學那隱者。
鮫人:神話中居于海底的人魚,能織綃,泣則成珠。
龍女:神話中龍王的女兒,此處為想象之辭。
鎮日:整天。
沉冥:指隱居,幽寂無為之境。
二十盤:形容山路盤旋曲折。
分夜火:分享夜間的火光,指鮫人活動的情景。
金山為長江中著名景點,明代時仍為江中孤島(后因泥沙淤積與陸地相連)。詩人與友人江進之同登金山,見其地勢險峻、勝跡斑駁,觸景生情,寫下此詩,反映了明代文人游賞山水、寄情自然的雅趣。
全詩以登金山所見所感為線,既描繪了江潮澎湃、山徑盤曲的自然奇景,又融入神話想象與歷史遺跡的蒼涼,尾句“住此學沉冥”點明隱逸之思,是一首兼具寫景、抒情與哲理的山水佳作。
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獨浣紗。
可憐應是陽臺女,蒼梧秋色不堪論,千載依依帝子魂。
君看峰上斑斑竹。
但能一官適,莫羨五侯尊。
山色垂趨府,潮聲自到門。
緣塘剡溪路,映竹五湖村。
王謝登臨處,依依今尚存。
迢遞荊州路,山多水又分。
霜林澹寒日,朔雁蔽南云。
八座由持節,三湘亦置軍。
自當行直指,應不為功勛。
時稱謝康樂,別事漢平津。
衰柳寒關道,高車左掖臣。
背河見北雁,到洛問東人。
憶昔游金谷,相看華發新。
艱難只用武,歸向浙河東。
松雪千山暮,林泉一水通。
鄉心緣綠草,野思看青楓。
春日偏相憶,裁書寄剡中。
吏曹難茂宰,主意念疲人。
更事文犀節,還過白馬津。
云間辭北闕,樹里出西秦。
為報陶明府,裁書莫厭貧。
宋玉怨三秋,張衡復四愁。
思鄉雁北至,欲別水東流。
倚樹看黃葉,逢人訴白頭。
佳期不可失,落日自登樓。
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
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
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
猶將流亂影,來此傍簷楹。
高第由佳句,諸生似者稀。
長安帶酒別,建業候潮歸。
稚子歡迎棹,鄰人為掃扉。
含情過舊浦,鷗鳥亦依依。
君為萬里宰,恩及五湖人。
未滿先求退,歸閑不厭貧。
遠峰晴更近,殘柳雨還新。
要自趨丹陛,明年雞樹親。
十年猶執憲,萬里獨歸春。
舊國逢芳草,青云見故人。
潘郎今發白,陶令本家貧。
相送臨京口,停橈淚滿巾。
陽羨蘭陵近,高城帶水閑。
淺流通野寺,綠茗蓋春山。
長吏多愁罷,游人詎肯還。
知君日清凈,無事掩重關。
清秀過終童,攜書訪老翁。
以吾為世舊,憐爾繼家風。
淮岸經霜柳,關城帶月鴻。
春歸定得意,花送到東中。
丞相過邦牧,清弦送羽觴。
高情同客醉,子夜為人長。
斜漢初過斗,寒云正護霜。
新安江自綠,明主待惟良。
文若為全德,留侯是重名。論公長不宰,因病得無生。
大夢依禪定,高墳共化城。自應憐寂滅,人世但傷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檻時。蜀侯供廟略,漢主缺臺司。
車馬行仍止,笳簫咽又悲。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