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和君時 其二
聞君欲脂車,輾轉睡不安。
憂心頑如石,百計不可寬。
鸤鳩祇在桑,歸雁乃云端。
一瞻百嘆息,強飲終無歡。
聞君欲脂車,輾轉睡不安。
憂心頑如石,百計不可寬。
鸤鳩祇在桑,歸雁乃云端。
一瞻百嘆息,強飲終無歡。
聽說你即將準備啟程,我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心中的憂愁頑固如石,千方百計也無法寬解。布谷鳥只在桑樹上棲息,歸來的大雁卻飛向云端。每一次眺望都長嘆不止,勉強飲酒終究難展歡顏。
脂車:用油脂涂車軸,使車輪潤滑,指準備出行。
鸤鳩(shī jiū):即布谷鳥,《詩經》中常以其“其子七兮”喻示穩定的家庭或情感。
祇(qí):通“只”,僅、只。
瞻(zhān):遠望、凝視。
強飲:勉強飲酒,非出于本心的舉杯。
此詩為詩人旅途中酬和友人“君時”之作。結合“脂車”(準備出行)“歸雁”等意象推測,或因友人即將啟程遠行,詩人因擔憂其行程或不舍離別,于途中寫下此詩以寄心曲。
全詩圍繞“聞君將行”的憂思展開,通過心理描寫與意象烘托,細膩刻畫了因友人離別而產生的愁悶難安,情感真摯,語言平實,是一首典型的以日常場景傳遞深摯情誼的酬和之作。
林居屏百患,覃思觀幽遐。炎黃已蕪沒,末路多玼瑕。私智互馳騁,短長迭矜夸。更相為禍福,勝負時紛拿。超然赤松子,高笑在云霞。
坦率忘機事,長懷古樸風。徒傳遇圯上,何意臥隆中。詩夢空飛鶴,文光尚吐虹。百年訪遺跡,云散野亭空。
葉間雙顆綻紅肥,漸次春光到紫薇。可是楝花風訊惡,堤邊怪得畫船稀。
璨璨奇花發,亭亭玉樹陳。吾寧湘水客,爾亦剡溪人。鶴展瑤臺翅,龍拖貝闕鱗。故園三畝在,歸思起垂綸。
支辰干在戊。算五戒后身,大齊登九。回頭溯元祐。是興龍嘉節,帝先臣后。欒城對霤。正頒到、春幡法酒。算更番、磨蝎臨宮,好運那時希有。依舊。乳花茶泛,銀合香焚,祝公來侑。高寒舉首。真宰訴,直奎宿。問平生忠愛,茫茫來者,究許伊誰尚友。悵千秋、孤鶴南飛,且將笛奏。
遠公說法有高臺,一朵青蓮云外開。臺上久無獅子吼,野狐時復聽經來。
擊石乃有火,石火光不揚。攀天亦有路,天高路何長。嵯峨萬古云,下覆歌哭場。富貴誠足多,貧賤不可忘。
作客何時了,愁深只酒杯。鬢毛隨日短,膽氣逐年衰。兵革江邊阻,鄉關夢里回。可憐今夜月,還照北山梅。
搖膝支頤未冠年,已將采擷勝雕鐫。未能動地驚天句,且誦吟風弄月篇。擊壤莫拋康節集,煎膠可續上林弦。東山七月無人解,只是周公學有源。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迎養京都突未黔,蒼黃荼毒血沾襟。百年過隙知難復,三釜纏哀政自深。不為鱸莼歸亦好,獨甘羊棗果何心。寄言世上斑衣子,溫凊應須競寸陰。
花縣來迎,瓜期欣至。大賢初度今朝是。蕤賓律應又將中,明宵圓月光騰瑞。蘭玉稱觴,斑斕舞戲。椒漿聊壯君行志。看看人已在鵬程,趨朝指日為舟濟。
茅茨八九椽,中有插架軸。瑯函與貝葉,落落皆在目。閑依凈幾翻,緩繞疏篁讀。困即抱之眠,擁鼾寧厭熟。不知老將至,一時肯載腹。此樂殊未央,吾生亦云足。
釁隙不在大,巫臣圖夏姬。百端終困楚,吳子會黃池。怨有大于此,居高易逢危。何言戒困獸,無易簀中尸。
翰墨前朝老,詩書后代孫。蘿山近排闥,率水淺當門。地寂名猶勝,亭空扁尚存。揚休能索詠,此意許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