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韓伯修集示其子二首 其一
吏部名高世所尊
一傳曾說誤金根
陵陽父子風流勝
政似蘇家擅蜀門
吏部名高世所尊
一傳曾說誤金根
陵陽父子風流勝
政似蘇家擅蜀門
吏部韓公聲望崇高為世人尊崇,曾聽聞其文集中有類似'金根'傳寫之誤的小疵。陵陽韓氏父子文采風流更勝一籌,正如蜀地蘇氏一門那樣獨領風騷。
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官員任免,此處指韓伯修或其父曾任吏部相關官職。
誤金根:典出《后漢書·輿服志》,古有'金根車'傳寫誤為'金銀車',后指文獻傳抄小誤,此處或指韓集偶有校勘瑕疵。
陵陽:韓氏郡望或居住地代稱;風流:指文學才華與風度。
蘇家:指蘇軾、蘇轍父子,宋代蜀地名門,以文學著稱。
此詩為作者閱讀韓伯修文集后,贈予其子之作。當是韓氏父子以文學名世,作者借題詠集之機,通過類比宋代蘇氏家族,肯定其在當時文壇的地位與家族傳承的價值。
全詩以'名高''風流勝''擅蜀門'層層遞進,贊揚韓伯修父子文學成就,既點出文集微瑕更顯客觀,又以'蘇家'作比凸顯其影響,是一首典型的推重文人世家的題詠之作。
田家無四鄰,獨坐一園春。
鶯啼非選樹,魚戲不驚綸。
山水彈琴盡,風花酌酒頻。
年華已可樂,高興復留人。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
選妓隨雕輦,征歌出洞房。
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
粒食伊始,農之所先。
古今攸賴,是曰人天。
耕斯帝籍,播厥公田。
式崇明祀,神其福焉。
繡戶香風暖,紗窗曙色新。
宮花爭笑日,池草暗生春。
綠樹聞歌鳥,青樓見舞人。
昭陽桃李月,羅綺自相親。
遠聽明君愛逸才,玉鞭金翅引龍媒。
不因茲白人間有,定是飛黃天上來。
影弄日華相照耀,噴含云色且徘徊。
莫言闕下桃花舞,別有河中蘭葉開。
此別難重陳,花深復變人。
來時梅覆雪,去日柳含春。
物候催行客,歸途淑氣新。
剡川今已遠,魂夢暗相親。
盧橘為秦樹,蒲萄出漢宮。
煙花宜落日,絲管醉春風。
笛奏龍鳴水,簫吟鳳下空。
君王多樂事,何必向回中。
大哉至德,允茲明圣。
格于上下,聿遵誠敬。
嘉樂斯登,鳴球以詠。
神其降止,式隆景命。
今日明光里,還須結伴游。
春風開紫殿,天樂下珠樓。
艷舞全知巧,嬌歌半欲羞。
更憐花月夜,宮女笑藏鉤。
敕勒金隤壁,陰山無歲華。
帳外風飄雪,營前月照沙。
羌兒吹玉管,胡姬踏錦花。
卻笑江南客,梅落不歸家。
自從君去遠巡邊,終日羅幃獨自眠。
看花情轉切,攬鏡淚如泉。
一自離君后,嗁多雙臉穿。
何時狂虜滅,免得更留連。
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
波長泛淼淼,眺迥情依依。
稍覺金烏轉,漸見錦帆稀。
欲知仁化洽,謳歌滿路歸。
玉樹春歸日,金宮樂事多。
后庭朝未入,輕輦夜相過。
笑出花間語,嬌來燭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姮娥。
落葉流風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開。
水精簾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銀漢回。
玉階陰陰苔蘚色,君王履綦難再得。
璇閨窈窕秋夜長,繡戶徘徊秋月光。
燕姬彩帳芙蓉色,秦子金爐蘭麝香。
北斗七星橫夜半,清歌一曲斷君腸。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宮鶯嬌欲醉,簷燕語還飛。
遲日明歌席,新花艷舞衣。
晚來移彩仗,行樂泥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