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鸚林花塔啟,鳳輦順時游。
重九昭皇慶,大千揚帝休。
耆阇妙法闡,王舍睿文流。
至德覃無極,小臣歌詎酬。
鸚林花塔啟,鳳輦順時游。
重九昭皇慶,大千揚帝休。
耆阇妙法闡,王舍睿文流。
至德覃無極,小臣歌詎酬。
鸚鵡林的花塔開啟,皇帝順應時節乘鳳輦出游。九月初九彰顯皇家喜慶,整個世界宣揚帝王的美德。在耆阇崛山闡揚精妙佛法,在王舍城流傳圣明的文章。皇帝的大德廣布無窮無盡,小臣我這歌聲怎能酬謝皇恩。
鸚林:指佛教的寺廟園林。
鳳輦:皇帝的車駕。
重九: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大千:即三千大千世界,佛教用語,指整個世界。
耆阇:即耆阇崛山,佛教圣地。
王舍:王舍城,佛教歷史上重要城市。
覃:延伸、廣布。
詎:豈、怎
應制詩是為皇帝特定活動而作。此詩可能創作于重陽節,皇帝登臨慈恩寺浮圖,詩人奉皇帝之命而作,以歌頌皇家喜慶和皇帝的功德。當時佛教盛行,慈恩寺是重要佛教場所,皇帝出游登塔有宣揚佛法、彰顯皇恩之意。
這首詩是典型的應制詩,主旨是歌頌皇帝。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結合了佛教元素。在文學史上,應制詩多為歌功頌德之作,此詩展現了當時宮廷文學的風格。
逍遙初服偃郊扉,學舍經旬望貢綦。
庾信移談思講樹,周颙回駕避低枝。
摛華更喜聯新唱,散秩猶煩瑩舊疑。
欲序三都先自媿,士安風痹素清羸。
不知東里叟,遺跡但堪尋。
語愛東家淚,論交季子心。
故墳猶有石,遺鼎遂無金。
謬政為邦久,千秋謝所欽。
捧檄去三銓,招招客叩船。
倦游驚密雪,離思著幺弦。
淮月開帆暝,京塵減綬鮮。
枳鸞非久息,刷羽??來旋。
一樽狂計即留春,更把詩篇惱使君。
繞岸正搖千步柳,歸山曾約萬重云。
孤懷欲寫情空感,佳句相酬自不群。
怯見杜潘無處避,便知優劣此間分。
使君班春還,于焉衎吾屬。
四阿住翚棘,聊以便涼燠。
棟表飛云逝,題端邀月宿。
無德與斯人,式宴良自恧。
朔吹低凝野,層陰迥匝天。
葉飄霜外柳,煙山燒余田。
晼晚流芳后,崢嶸急景前。
平生魚鳥志,寧免為留連。
喜雪靜氛埃,繁云即日回。
清光動冠劍,余素著樓臺。
樹雜瓊枝竦,途平玉轍開。
惟應余兩騎,知是海神來。
歲秋無異卉,佳菊自成妍。
薄采稱觴客,繁開落帽天。
抱池閑沮洳,留蝶小翩翾。
為結胡公賞,并懷酈水邊。
刻像小蹁躚,無情是所憐。
客歡迎指顧,觴冷寄回旋。
屢轉疑投節,將休似取妍。
勞君戢深意,醒者勿須傳。
寒日系難定,鳴笳弄已休。
凍崖初辨馬,昏谷自量牛。
漢樹臨關密,荒泉入塞流。
登高能賦未,風物古堯州。
北榭風輕爽醉襟,天涯搖落對登臨。
一篙寒浪船移浦,千尾殘陽鳥赴林。
倦客亭臯時遠笛,早寒墟里漸疏碪。
憑欄不覺休邊角,暝氣蒼茫失半岑。
二月水堪愛,泮流清復渾。
影深天在底,紅亂日搖痕。
鶩沒小舟度,魚喁新藻翻。
有人無限思,慚愧仲長言。
紫荷焦脫燥宮毫,萬里邊霜擾鬢毛。
不稱衰年開幕府,只堪平世掾功曹。
飛蓬轉野初無定,瘡雁驚弦久未高。
猶有一愁何計奈,擲?難報美人刀。
獨計年華念鬢華,秋來依舊滯天涯。
半分沈約愁銷臂,一束鐘繇憶賜花。
寂寞林蟬應自嘆,氃氋庭鶴待誰夸。
西江聞道通星漢,試借君平問客槎。
彼美云章子,翛然天外情。
凝眉逐層翥,俯手散余清。
霄迥心逾遠,徽遷曲暗成。
千秋想蕭散,方覺繪毫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