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鄰叟
常思東溪龐眉翁,是非不解兩頰紅。
桔槔打水聲嘎嘎,千門萬戶皆車馬,誰愛如斯太古風。
常思東溪龐眉翁,是非不解兩頰紅。
桔槔打水聲嘎嘎,千門萬戶皆車馬,誰愛如斯太古風。
我常常想念東溪那位眉毛花白的老翁,他不懂得世間的是是非非,兩頰總是紅撲撲的。他用桔槔打水,發出嘎嘎的聲響。此時千門萬戶都在追逐車馬的喧囂,又有誰會喜愛像他這樣古樸的風尚呢。
龐眉翁:眉毛花白的老翁。
是非不解:不懂得是非之事。
桔槔(jié gāo):一種原始的汲水工具。
太古風:遠古時代的古樸風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一種追名逐利、風氣浮躁的狀態,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懷念起東溪旁那位保持著古樸純真的老翁,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古樸風尚,批判世俗的功利。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兩種不同的生活狀態。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純真自然生活的追求。
縞帶橫秋匣,寒流烱暮堂。風塵如未息,持此奉君王。
晚涼天。尚未疏團扇,纖手弄冰紈。香汗微收,松鬘不整,久坐還聽鳴蟬。淡霞暈紅酥臂玉,似罷浴、初試蕩羅便。細數苔紋,暗熏花氣,盡意留連。借問誰家庭院,但芭蕉三兩,不見闌干。莫是藍橋,休疑姑射,云路別下嬋娟。甚背面、嬌羞體態,也輕移、環佩在人間。畫筆端相片時,幽愫難傳。
君王錫慶自高天,禖燕宮庭每每傳。老?寶箱珠遍蹙,別收諸閣洗兒錢。
積翠中天勢欲翔,分明臺殿到扶桑。云霞上下飛丹壁,日月東西抱畫梁。座里黃河千舶聚,毫端滄海一杯長。祗今誰識宣城句,搔首騎龍入大荒。斗畔危梯百尺懸,岧峣飛觀矗層煙。長淮蜃起朱闌外,大澤龍吟碧檻前。抱瑟湘靈時自舞,吹簫秦女欲誰憐。卻思香案曾為吏,白晝蓬萊絕頂眠。
撥棹里湖去,連堤種芰荷。折來與郎嗅,香比外湖多。
棄甲爭先去,收兵殿后回。但云馬不進,應自圣門來。
秋光何澹蕩,黃菊滿籬東。瘦影安排靜,幽香點綴工。霜華延令色,晚節傲清風。獨有陶彭澤,吟詩逸興同。
靈府寧容一物侵,此身只合老山林。何由挽得銀河水,凈洗群生忿欲心。
白鹿山屏郭,青龍橋鎖溪。林塘宜小筑,蔬水遂幽棲。酒樂忘何飲,詩多漫與題。厭聞塵世事,談且就窗雞。
雊雉古原側,歸牛荒潦濱。炊煙已昏野,花氣更留人。剩欲培幽筑,端容買近鄰。向來惟有夢,今此豈非真。
孟秋雨初霽,涼飔緣窗虛。溽暑漸欲闌,始覺夏葛疏。莎雞吟砌間,水衣上庭除。感時意不昧,惜日情所紆。開軒挹新爽,散帙窮居諸。晤言一室中,游心太古初。俯仰浩無慮,密爾以自娛。間居屏人事,與世安所乖。圖書盈我前,卓犖平生懷。寥寥天宇澄,高秋氣彌佳。何以寄真想,遠在山水厓。枯桐聊可揮,澹泊古與偕。諒非悅耳聲,因之素心諧。
高高萬仞濕衣寒,天外孤筇不怕難。絕壁眼空低盡放,平崖魂倦繞初安。啼殘山鳥人偏老,摘得琪花興自寬。且把云庵籠日影,好聲吟與葛洪看。藥生樵徑不知名,石澗潺潺盡日聽。萬壑繞衣沾老桂,二樓閃眼小重溟。云中古觀珠花樹,松下香臺貝葉經。猿聽鶴歸無限意,人間誰是夢初醒。
異魚怪鳥兼奇獸,圖象爭陳博覽場。幾輩守株猶待兔,何人歧路哭亡羊?
里仁懷遠度,大雅擅嘉名。制禮通時變,求書贊治平。推心清選舉,從儉化黎氓。終始承恩遇,芳猷冠老成。
高涼東枕萬山斜,西望雷州路不賒。底事故人成久別,隔年應不寄梅花。聞寄梅花春信遙,故人應不忘貧交。可憐身謁征西府,笑說當年殷仲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