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貺宣徽挽詞三首 其二
謫墮神仙侶,飛翔鸞鳳姿。舊逢黃石老,陰許赤松期。歷歷僧伽記,申申鄧傅詞。翻然歸海嶠,無復世人知。
謫墮神仙侶,飛翔鸞鳳姿。舊逢黃石老,陰許赤松期。歷歷僧伽記,申申鄧傅詞。翻然歸海嶠,無復世人知。
五湖休作客,八月去乘槎。
天地凝秋日,山川照落霞。
寄聲西道主,好在嗣宗家。
盛醞重陽酒,登高飲菊花。
聳聳排修竹,蕭蕭拂蠹檐。
秋聲送涼雨,晚影碎寒蟾。
居處貧非病,生涯智養恬。
著書聊自守,非欲效幽潛。
鮮日媚晴靄,泉石閑融融。
酒味醴于春,挹翠迎春風。
坐映珪壁秀,六合開情悰。
昔人袖全璞,傲睨追冥鴻。
里閭味前塵,慨慕滋無窮。
蓄蘊非一身,出處固異同。
雨過猶長夏,秋深從洞庭。
江涵郭門白,山到戍樓青。
天意憐卑濕,吾謀有醉醒。
柴門夜不掩,高枕看流星。
陳家聚德星,累世若同生。
天事知常象,林珍獨應誠。
相傳殖嘉樹,不復羨名卿。
坐使炎荒化,何如谷口耕。
年光過眼日復日,世事無成三十三。
尚子幾時當畢嫁,倉公殊恨不生男。
老知尚白書無益,貧作歸田計不堪。
傳劍由來笑逢掖,簿書何必減清談。
澤國水遙遠,歸舟亭短長。
他方向夕景,此地正朝陽。
物色桑榆上,風波鳧雁行。
臨流問漁父,好在濯滄浪。
壽張樹梓待成器,方朔種桃因著花。
古人既信十年計,野老今知五柳家。
幽鳥鳴春能信宿,翠陰向暑會交加。
甘棠不忘角弓賦,與子相好情無涯。
膂力三軍士,由來百戰經。
舞旗翻鳥隼,疊鼓會風霆。
殺氣過銅柱,歡聲塞洞庭。
九州防盜賊,儒服愧青萍。
泥涂出關惡,風雨過云寒。
懸水余百仞,層峰知幾盤。
攀躋頭目眩,揭厲衣裳單。
稍出萬山外,始知人世寬。
中郎石經天下傳,江翁說詩當世賢。南昌子真亦祿仕,讀書養性希神仙。
雄豪相遇古莫及,所至衣冠爭愿焉。貴公子孫誰是勝,廣平家書盈萬千。
當時交友皆父行,賈生論議欺老先。開門迎客車結轍,而此三士相周旋。
牙簽插架塵土絕,寶軸出囊瑤玉聯。前秦篆籀頗磨滅,中世粉墨仍新鮮。
咨嗟古人不可見,但覺能者心意專。知音自昔貴一遇,千歲相望猶比肩。
況有清詩紀實事,豪壯入耳如哀弦。鄙夫觀書識難字,古文愈野心謂然。
要當乘興過君所,刮膜一使頭風痊。
十年幕府領旌麾,事半前人此復稀。
元帥詩書真用武,小戎車甲豈無衣。
胡兵候月麒麟斗,漢馬乘秋苜蓿肥。
自失陰山常慟哭,更聞消息向金微。
自昔東南美,由來王謝郎。
提衡俱射策,繼踵事專場。
凡馬驚騏驥,群蜚下鳳凰。
同時冠后進,舉國誦成章。
賈子諸王服,蕭生舊友光。
青冥看咫尺,云路更翱翔。
何可幽棲無此君,層軒高下絕囂塵。
金聲玉色三千士,雪戟蛇矛丈六身。
定有霜飆驚長夏,兼疑寒谷近比鄰。
阿戎風味真難得,好事由來我輩人。
病臥湘濱面岳山,每聽鳴鶴憶蘇仙。
三苗地闊橫千里,五嶺泉分會一川。
門有雀羅甘棄置,人今舞袖足回旋。
梁公孫子丹青似,傾蓋歡然秀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