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日移竹八韻
曾讀田家譜,竹宜醉日栽。
新從濟南乞,正及此時來。
雨好忽連夜,風輕不動埃。
清音應入戶,疏影欲浮苔。
逸士攜琴至,幽懷對爾開。
覓竿防稚子,留葉固新醅。
詩向溪邊得,人疑淇上回。
成林如可望,甘老白云隈。
曾讀田家譜,竹宜醉日栽。
新從濟南乞,正及此時來。
雨好忽連夜,風輕不動埃。
清音應入戶,疏影欲浮苔。
逸士攜琴至,幽懷對爾開。
覓竿防稚子,留葉固新醅。
詩向溪邊得,人疑淇上回。
成林如可望,甘老白云隈。
我曾讀過田家的譜錄,上面說竹子適宜在醉日移栽。新的竹子剛從濟南求得,正好在這個時候送來。雨下得很好,忽然就連著下了一夜,風很輕柔,連塵埃都不揚起。清脆的竹聲應該會傳入屋內,稀疏的竹影仿佛要浮在青苔上。瀟灑的人帶著琴到來,面對竹子,幽遠的情懷也隨之打開。要尋找竹竿防止小孩子搗亂,留下竹葉來封存新釀的酒。在溪邊就能吟出詩句,別人還以為我是從淇水之畔回來。如果能看到竹子長成一片竹林,我甘愿在白云深處終老。
醉日:可能是指適宜飲酒、閑適的日子。
埃:塵埃。
逸士:指隱居者、瀟灑自在的人。
稚子:小孩子。
新醅:新釀的酒。
淇上:淇水之畔,古代多產竹,《詩經》中有相關描寫。
隈:角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對竹子有喜愛之情。或許是在某個適宜的日子里,從濟南求得新竹移栽,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可能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逸致去關注生活中的雅事。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竹子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將移竹之事描寫得富有詩意,營造出清幽高雅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
南寺橋頭緩緩歸,卻來高閣更遲遲。水邊白鷺雙雙立,樹杪烏鴉個個飛。
楓蘭行楚水,標柱壓蠻煙。香火崇雙廟,茅茨入半川。故人及涯返,去路與天連。鹿鹿皆前分,悠悠又一年。
新來愁恨無端。菊叢殘。滿地夕陽黃葉、暮鴉天。浮生事。歌垂淚。酒開顏。好是春花秋月自年年。今番已是春歸。莫相猜。看取早梅開了、水仙開。香盈袖。情依舊。且徘徊。除卻當時明月沒人來。
離四句,絕百非,閫外風光誰得知。牛頭沒,馬頭回,空生巖畔碧崔嵬。一口吸西江,一句該萬象。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重重主伴,歷歷交參。品匯茲彰,人天正眼。如斯告報,只要知歸。茍或未然,便見生死。交謝寒暑,迭遷北里。豪家昨日歌兮今日哭。
杖藜扶我登高處。遠帆煙樹。西風吹破蒼茫,攬白鷗閒語。關河四塞休憑固。撫今懷古。幾曾天塹長江,限樓船飛渡。
一德坤元厚,三朝母道尊。含飴供樂事,戲綵見重孫。
動容俱見古人情,千里歸來得我驚。七載何曾有離別,水中明月本相親。
出自西門入北門,南回東轉逐村村。輕黃淺綠飽經眼,卻得歸來細細論。
蒼然亭下棹歌聲,十里重湖第一程。豈要老來游汗漫,試扶孫去看升平。晴空云退青山朗,晚渚風生白鳥輕。歷□舊游班目睫,日呼穎輩識經行。
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百草頭上,罷卻干戈。
多暇實非易,勝事每相關。群鴻游戲云海,幾凈硯差安。未入山陰道上,已自不遑接應,猶看白鵝還。妄欲換凡骨,是處覓金丹。柿葉紅,蕉葉綠,付叢殘。老僧饒日枯寂,門限鐵為閑。后五百年休問,十二時中須管。坐席幾曾寒。映及霜崖兔,不得老崇山。八十逢重五,又過一年關。脊梁豎起猶可,脩竹報平安。現在休輕放過,來著必須趕上,往者莫追還。聆善仍牢記,差勝老師丹。詩言志,書記事,接遺殘。存誠善世吾分,邪思所當閑。老矣頭還未白,留住少年叢里,共歷歲時寒。解聽心弦響,流水復高山。
問吳宮鹿走是何人,當時為占星。望湖波杳渺,鴟夷一舸,同載傾城。猶勝沈淵玉冷,劍水吐蛟腥。胥憤千年在,嗚咽濤聲。蘚蝕荒臺琴意,換幾番宮徵,塵夢都醒。想西施妝罷,曾對越山青。倚天風、思隨秋遠,遣霜紅、相伴落煙汀。空題恨、似彈棋局,心事難平。
北內風光別,仙家日月閑。紫皇天下養,金母住人間。
聞說年來貧更甚,生涯和地與錐無。通身是手承誰力,方信常人實若虛。
平生已作老藍川,晚意賢關道可傳。一簣未容當百漲,獨將斯事著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