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封下福巖道旁訪李鄴侯書堂山路榛合不可往矣遂賦此
百年古路已成荒,今日人稱相國堂。麟鳳已歸天上去,空留遺像在斜陽。
百年古路已成荒,今日人稱相國堂。麟鳳已歸天上去,空留遺像在斜陽。
遠聞仙伯上神山,始覺升平氣象還。
一夢休論玉堂事,兩行曾綴紫宸班。
想燒椽燭書天詔,看剪花騣出帝閑。
尚憶平生故人否,夜驅黃犢在田間。
望中樓閣入青冥,疑是長安舊帝城。
千里荷花開世界,幾年羈旅望神京。
老隨丹詔身猶徤,夢入華胥眼尚生。
行盡沙河塘上路,夜深燈火識升平。
夜讀文公猛虎詩,云何虎死忽悲啼。
人生未省向來事,虎死方羞前所為。
昨日猶能食熊豹,今朝無計奈狐貍。
我曾道汝不了事,喚作癡兒果是癡。
直道居中少,長才舉最頻。
初聞挽紅粟,又往破黃巾。
代北猶屯虜,山東有未臣。
看公為世用,容我任天真。
曩日逢君盧水頭,來如天馬初伏辀。
忽然去作幕下士,奮袖起如鷹脫鞲。
黃云壓空欲成雪,笑捧辟書還御闕。
王孫俱是天麒麟,枕中有方能點鐡。
追思五十年前夢,山壓平湖水次門。
白鷺未慚公子貴,青松不屈大夫尊。
文辭樸凸推鼻祖,標置孤高到耳孫。
更喜新亭名意好,吳郎清峻芮郎溫。
清曉傳呼振戟衣,泮林云日炫旌旗。
風塵貼妥投戈后,色笑雍容勸學時。
先世流芳今有繼,圣衷圖舊正疇咨。
王褒愿草得賢頌,可但中和宣布詩。
真人邈何之,恍忽不可見。洞居獨嵌空,壁留明珠濺。
藤蘿含冥蒙,竹柏鬬蔥蒨。至幽合人心,遠翠落江面。
野老乘籃輿,使君肆清燕。日影砌下倒,云容坐間變。
大木巖欲傾,邃壑路微轉。崢嶸施屏風,點綴成彩絢。
雖云急行樂,勝賞殆亦遍。欲歸重盤旋,拂石看古篆。
萬里投殊俗,余生老一丘。
尚憐之子秀,能慰此翁愁。
只欲連墻住,胡為下邑留。
黃塵詩思盡,乞與四山秋。
千載一生賢,嘉會不易得。
自從懸弧矢,稱愿傾一國。
紫芝眉宇秀,見者總歸德。
正如堯弦風,一鼓解慍色。
今古宦游長作客,每逢佳處欲忘年。
頗將幻境觀塵世,始信臞儒是列仙。
野邑分橋山帶色,晚云藏寺水黏天。
公身未屬煙波管,莫向津頭買釣船。
身病何因到赤墀,眼昏不復下書帷。
杯觴有限長羞澀,故舊無多足別離。
對白抽黃余習氣,看朱成碧記當時。
江村投老俱牢落,猶喜詩情似拾遺。
籍甚中山守,風流世有人。
獵圍邊月曉,筵蹋塞花春。
金絮盟猶在,灰釘事已新。
使公長臥護,何地起胡塵。
東峰高如屏,月出久未知。
竹影忽上窗,淡臺時參差。
幽人坐數息,瞑久息愈遲。
舉目月在窗,便覺心境移。
平生浪紛擾,自省黠半癡。
歲晚得此身,終焉以為期。
山中有寒暄,我不記四時。
樂此見有初,非關未忘詩。
不畏霜風射眼酸,要登峰頂作奇觀。
連天野水微生綠,隔岸官梅已破寒。
試共嵇康尋石髓,要隨杜老逐金鞍。
歸來山鳥迎人閙,應是怪君猶布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