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秋夜聞砧
丹鳳城南夜正長,萬家明月搗衣裳。
忽驚落葉頻沾臆,不聽悲笳亦斷腸。
遮虜漸聞過馬邑,拔營曾報破龍荒。
豫愁綿折天山下,那識弓膠瀚海旁。
書去再經燕草綠,夢飛不到塞云黃。
玉關縱待封侯入,祇得蕭蕭白發郎。
丹鳳城南夜正長,萬家明月搗衣裳。
忽驚落葉頻沾臆,不聽悲笳亦斷腸。
遮虜漸聞過馬邑,拔營曾報破龍荒。
豫愁綿折天山下,那識弓膠瀚海旁。
書去再經燕草綠,夢飛不到塞云黃。
玉關縱待封侯入,祇得蕭蕭白發郎。
京城之南秋夜漫長,月光下千家萬戶都在搗洗寒衣。忽然驚覺落葉不斷撲打胸膛,即便不聽那悲切的胡笳聲也已肝腸寸斷。聽聞軍隊已越過馬邑,也曾報捷說攻破了龍荒。預先擔憂在天山之下遭受挫折,又怎會知道在瀚海旁弓膠難粘。書信寄出又過了一年,夢中也飛不到那塞外黃云之處。就算能在玉門關封侯歸來,也只是個白發稀疏的老人了。
丹鳳城:指京城。
搗衣裳:古代婦女把織好的布帛,放在砧石上用杵搗軟,制做寒衣。
臆:胸膛。
悲笳:胡笳,一種樂器,聲音悲切。
遮虜:指軍隊。馬邑:今山西朔州。
龍荒:泛指塞外荒漠之地。
豫愁:預先擔憂。綿折:遭受挫折。
弓膠:粘弓的膠,因天寒而難以使用。瀚海:指沙漠。
燕草綠:表示時間過去一年。
塞云黃:指塞外的景象。
玉關:玉門關。封侯:指立功封侯。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在邊塞戰事頻繁時期,詩人身處京城,目睹秋夜婦女搗衣的情景,聯想到塞外征戰的征人,從而抒發內心的感慨。當時社會戰爭不斷,給百姓帶來了生離死別和生活的困苦。
這首詩主旨圍繞征人思婦之情和對戰爭的憂慮。其特點是情景交融,情感細膩。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邊塞題材詩歌對戰爭和人民生活的關注。
道林身世一何閒,去似孤云不可攀。若果怕人知隱跡,買山休買有名山。
百畝春蘭蓋碧畦,玲龍且莫唱黃雞。青絲屢罥鴛紋水,紅袖頻麾燕嘴泥。峴石坡前山簡客,天花場上凈名妻。千枝萬朵黃家去,聽取嬌鶯恰恰啼。
數日逃人外,欣無禮法拘。披衫登古寺,赤腳看江魚。亭記歸猿跡,門仍拒盜馀。既看風境異,鬢際亦難如。
曲徑云棲綽筱枝。篩煙擁綠近亭池。小園春盡惜芳時。冥色催詩仍默默,山容孕雨尚遲遲。杜鵑聲老晚風癡。
讀書意緒戒荒蕪,要使心清一事無。過眼飛光流水急,莫矜頤頷始生須。
清露行將變火旻,新涼先已滿江津。數行白鳥非塵世,一路蒼葭念故人。詩謝鉛華才愈老,史因游歷識彌真。誰憐皓首狂吟者,埽地山中學子春。
陰陰城壘靜,極望不飛塵。草色橫江暮,鶯聲出塞春。清時應洗甲,來歲又逢辛。惆悵經過處,都非往昔人。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歲忽忽而不反。登蒼天而高舉兮,歷眾山而日遠。觀江河之紆曲兮,離四海之沾濡。攀北極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虛。飛朱鳥使先驅兮,駕太一之象輿。蒼龍蚴虬于左驂兮,白虎騁而為右騑。建日月以為蓋兮,載玉女于后車。馳騖于杳冥之中兮,休息虖昆崙之墟。樂窮極而不厭兮,愿從容虖神明。涉丹水而駝騁兮,右大夏之遺風。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臨中國之眾人兮,托回飆乎尚羊。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喬皆在旁。二子擁瑟而調均兮,余因稱乎清商。澹然而自樂兮,吸眾氣而翱翔。念我長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鄉。黃鵠后時而寄處兮,鴟梟群而制之。神龍失水而陸居兮,為螻蟻之所裁。夫黃鵠神龍猶如此兮,況賢者之逢亂世哉!壽冉冉而日衰兮,固儃回而不息。俗流從而不止兮,眾枉聚而矯直?;蛲岛隙堖M兮,或隱居而深藏。苦稱量之不審兮,同權槩而就衡?;蛲埔贫埲葙猓蛑毖灾@謣。傷誠是之不察兮,并紉茅絲以為索。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惡。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梅伯數諫而至醢兮,來革順志而用國。悲仁人之盡節兮,反為小人之所賊。比干忠諫而剖心兮,箕子被發而佯狂。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長。非重軀以慮難兮,惜傷身之無功。已矣哉!獨不見夫鸞鳳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循四極而回周兮,見盛德而后下。彼圣人之神德兮,遠濁世而自藏。使麒麟可得羈而系兮,又何以異虖犬羊?
十載之行我在燕,與君相好隨鶯遷。十載之后我歸粵,與君相好聽鶯別。聽鶯走馬朝玉京,玉京十二樓五城。山龍垂衣御紫清,羨君輸丹達天扃。彤云縹渺拂綺楹,手持金鏡耀日明。圣皇得一天下貞,壽萬萬歲垂鴻名。
香泥筠籠遠擎來,曾向河陽縣里開??靶Χ帕旰味套?,卻憑蕭八覓桃栽。唐世花名寖顯時,才如韓白尚無詩。本朝盛賞唯西雒,萬幄千庖泣玉脂。品格高低各自春,大如玉斗滿如輪。前賢曾譜花王說,唯有姚黃始是真。
白云深處絕塵埃,望里崢嶸畫卷開。幽壑險峰橫地出,荒煙怪石逼人來。案頭山影群龍舞,枕上松濤萬馬回。何必窮探真面目,偶然得句亦開懷。
孤舟一雨帶秋開,何處弓旌萬里來。已分深山甘朽木,豈知優詔起非才。人間百事添霜鬢,老去虛名愧釣臺。把手欲將離別句,不勝千古送秋懷。
□□結蚓驚雷出,野澮輕蛙得水鳴。端策何勞問詹尹,細看蠕動即人生。
三五清暉散碧空,郁蔥嘉樹露華中。不堪青歲徒零落,且就芳樽隱桂叢。
世事反觀俱了了,鴳鵬何大亦何小。木人起舞中郎拍,問著木人應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