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元旦
曉色荒荒氛祲濃,
杉關何計一丸封!
半年常見雙峰火,
三戶重銷五夜烽。
城上烏啼稀擊柝,
帳中兒醉不聞鐘。
殘生敢問綢繆計,
好去尋山趁短筇。
曉色荒荒氛祲濃,
杉關何計一丸封!
半年常見雙峰火,
三戶重銷五夜烽。
城上烏啼稀擊柝,
帳中兒醉不聞鐘。
殘生敢問綢繆計,
好去尋山趁短筇。
清晨天色昏暗,不祥之氣濃重,杉關要如何用一丸泥來封鎖?半年來常見雙峰戰(zhàn)火,僅存的幾戶人家又在深夜被烽火銷蝕。城上烏鴉啼叫,打更聲稀疏;帳中兒郎沉醉,連鐘聲都聽不見。余生還敢問什么長遠之計?不如趁此拿著短竹杖去山間尋找隱居之地。
氛祲(fēn jìn):指兇氣、不祥之氣,這里形容戰(zhàn)亂的緊張氛圍。
一丸封:典出《東觀漢記》“以一丸泥東封函谷關”,原指用一小團泥封鎖關隘,此處指難以防守。
雙峰火:指持續(xù)的戰(zhàn)火(雙峰或指具體地名,或虛指多處戰(zhàn)火)。
擊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此處指打更聲。
短筇(qióng):短竹杖,代指隱居時的輕便行具。
此詩作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戊子年)。時清朝已入衰世,社會矛盾尖銳,戰(zhàn)亂與民生疾苦頻發(fā)。詩人張際亮一生游歷多地,目睹民間慘狀,此詩借元旦(春節(jié))景象,反映當時動蕩的社會現(xiàn)實與個人對時局的失望心境。
全詩以元旦清晨的戰(zhàn)亂景象起筆,通過戰(zhàn)火、更聲、醉漢等細節(jié),揭露社會亂象;尾句轉向隱居之念,既批判現(xiàn)實,又暗含對平靜生活的渴望。語言凝練,情感真摯,是清代衰世詩的典型之作。
北上朝歌里,南涉淇水隅。前有鉅橋倉,后有鹿臺?。宮闕久蕪沒,墳陵亦丘墟。借問此何郭,云是殷故都。才辯足拒諫,智力稱絕殊。飛廉為助虐,崇伯更獻諛。積粟逾太行,聚財傾昆吾。民離尚征斂,運去猶歡娛。剖心莫與悟,佯狂遂為奴。一朝孟津會,牧野誓師徒。粟為周人發(fā),財為周人輸。敵國行仁義,己身遭鉞鈇。身死為世笑,笑此一獨夫。感嘆殷王子,多藏誠累愚。
萬家樓觀巧回環(huán),紫翠泓澄俯仰間。莫道七閩無好境,東南第一此家山。
交游垂晚盡時名,誰復醇深似董生。得汝片言堪結襪,贈余雙案欲連城。函關不鎖三秦色,天塹長流六代聲。敢為相思愁道遠,建康今是漢西京。
流凘結作冰,冰化復為凘。與郎心相變,還我未見時。
裊裊幽懷可得聞,笛音三弄正思君。孤山迢遞來清夢,千樹繽紛幻彩云。香過石橋風未定,暈生芳頰酒微醺。當時攜手西湖路,曾約同探蘇小墳。
晨風尚霏微,轉盻積如許。陟增數(shù)日寒,堪洗六月暑。瓊花爛滿山,玉屑高填土。翻翻惡口鴉,餓死誰憐汝。
浮空霽色,江涵秋影雁初飛。相逢共繞東籬。點檢樽前見在,人似曉星稀。對滿山紅樹,葉葉堪題。大家露頂。任短發(fā)、被風吹。只恐黃花人貌,不似年時。杯添野水,更何用、頻頻望白衣。沉醉后、攜手方歸。
夜宴設邏臣拜洗,兩朝厥荷情感勤。微臣雅魯祝若統(tǒng),圣壽鐵擺俱可忒。
輦道陰森萬柳齊,水晶簾幕動晴霓。六龍行處金蜩合,冉冉紅云閬苑西。
石犀多美竹,分種欲成陰。才見碧云影,如聞蒼玉音。開窗宜靜坐,憑幾或長吟。勁節(jié)看看見,何妨霜雪侵。
藩垣出嶺表,憲節(jié)赴山東。舊有先師化,行惟大道公。百僚歸表率,一志在瘝痌。綱紀從容振,時來視頖宮。
塵纓早謝重開徑,穗老遙歸共結廬。衛(wèi)武精勤還作懿,伏生康健更傳書。清秋瑞靄浮觥兕,賀客文車擁闬閭。自愧峰頭徒遠祝,不趨堂榭整冠裾。
閑情憶得桂花天,展簟臨軒看月眠。夢破月低歸繡幕,博山猶自有香煙。
丈夫吐然諾,受命本遺家。糟糠且棄置,蓬首亂如麻。側聞洛陽客,金蓋翼高車。謁帝時來下,光景不可奢。幽房一洞啟,二八盡芳華。羅裙有長短,翠鬢無低斜。長眉橫玉臉,皓腕卷輕紗。俱看依井蝶,共取落檐花。何言征戍苦,抱膝空咨嗟。
落落江湖老鹖冠,扁舟秋水正漫漫。吾生可是羊裘客,垂釣還來七里灘。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