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周諫別業
隱身苕上欲如何,不著青袍愛綠蘿。
柳巷任疏容馬入,若訪禪齋遙可見,竹窗書幌共煙波。
隱身苕上欲如何,不著青袍愛綠蘿。
柳巷任疏容馬入,若訪禪齋遙可見,竹窗書幌共煙波。
隱居在苕溪之上想要怎樣生活呢,不穿官服卻喜愛綠蘿。柳巷任它稀疏,容得馬匹進入。如果去尋訪禪齋,遠遠就能看見,竹窗和書帷與煙波融為一體。
隱身:隱居。苕上:苕溪之上,苕溪在今浙江湖州境內。
青袍:古代低級官員的服飾,這里代指官職。綠蘿:綠色的藤蘿,象征隱居生活。
書幌:書帷,書齋的簾幕。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社會存在一定的官場紛爭或世俗紛擾,友人選擇隱居苕溪。詩人可能是在拜訪友人別業時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隱居生活的看法和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隱居生活。其特點是意境清幽,通過意象對比突出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隱居生活的一種追求和態度。
元氣自子始,
入申為至清。
況在申中央,
其氣尤粹精。
金風冷颼颼,
玉寒露泠泠。
人間物莫當,
夜墮文昌星。
春明夢醒,便灑然、歸去非同秦贅。一幅輕帆,數聲槳、預遣風姨回避。場上魚龍,盤中窶藪,變滅聊相戲。生于憂患,古今大抵如是。
且去視膳堂邊,凝妝樓側,小拓燈龕地。書捧雙筇,宵伏案、強似吹簫吳市。稱體斑斕,等身圖藉,佳日花前醉。古人寂寞,也應夢我千里。
日日溪頭看好山
塵囂無一可相關
梅花未必能如我
花謝花開未得閒
平生三伏時,道路無行車。
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
今世褦襶子,觸熱到人家。
主人聞客來,顰蹙奈此何。
謂當起行去,安坐正跘跨。
所說無一急,?唅一何多。
疲瘠向之久,甫問君極那。
搖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
莫謂此小事,亦是人一瑕。
傳戒諸高朋,熱行宜見訶。
翠筱輕挑綠酒
紫芝閒對黃冠
半醉風回鐵笛
中宵冷露瑤壇
梅花歲歲憑君折,
折盡梅花第幾枝。
樹杪暮云看去遠,
江湖游鯉到來遲。
詩今點竄成千首,
路已經過熟九疑。
坐對惠連談往事,
夜來應夢草生池。
登高縱覽躡龍崗,
到此開懷萬慮忘。
勝地清游嫌日短,
芳辰雅會寄情長。
千林紅葉堪描畫,
三徑黃花可泛觴。
愧我才疏如襪線,
強承佳韻報詩囊。
心欲成灰眼欲枯,
真容無計變頭顱。
衰懷亦有榮褒望,
未識君王出獵無。
洶洶海內未能平,卻聽南天暫洗兵。廣廈新成真可喜,青山安穩對江城。
歸來萬卷載書船,正是安仁奉母年。難得人生安樂境,閒居暫賦亦陶然。
強項從知世所無,論才何可老菇蒲。西風消息微茫際,尚戀秋江尺半鱸。
我憶雙橋舊徑荒,巷南巷北接青楊。望衡日日扶藜過,此愿今生豈易償。
覺來氣宇澄,
開牖東林下。
缺月五更頭,
寒光皎清夜。
八旬有六老親年,杖國嬰兒在膝前。孝子身終須大耋,貧家養薄只荒田。諸孫酒饌爭擎案,三婦衣裙競上箋。乞取桃花向王母,更分長壽小銀錢。
麻姑白發七朝身,帶閏參差已九旬。門下三千釀酒客,堂前六十弄雛人。紛紛?鬌教扶手,一一酥醪要入唇。孩笑未知吾老大,萊妻少艾亦忘貧。
家貧謀食計元疏,日日妻孥作白魚。養志已成高尚士,娛親更著外家書。白頭多事惟調藥,青歲無才枉斷裾。漢代孫嵩吾得似,康寧有母百齡馀。
君居郭之東,我館亦東郭。君已素我心,我未一君目。時初丙辰秋,一見洞軒腹。君即就我眠,我亦共君讀。歷代故史編,皇家新典牘。我獵未暇精,君記抑何博。寒燈窗竅紅,明月庭陰綠。君舉口不休,我聽膝屢促。憶從半載馀,麗澤情方熟。胡為一別后,終天訣遽作。嗟嗟懷若人,重攪我心曲。
君資蓋清湛,君氣亦溫暇。厭渠市利囂,向我訪清灑。卑渠世學陋,就我咨純雅。肺腸無膠轕,襟懷悉傾寫。談義信即篤,不以吾言野。箴過聽益敬,不以吾為訝。授之關洛編,晝夜閱不舍。竊喜得良朋,可與結仁社。同驅入德車,共策適善馬。胡此會乖違,使我聞陋寡。嗟嗟今而后,詎見斯人者。
初見即我贈,東京博雅堂。再見復我和,北窗小梅章。此物今只存,而人乃云亡。有時牽龍尾,濃磨發精光。恍惚金漆交,相與游翰場。間或展騷軸,熟玩題芬芳。嶙峋骨鯁語,猶能動剛腸。觸物即君感,感物復君傷。藏之不敢輕,于以無君忘。嗟嗟豈無朋,知心鮮其當。
壁,兩星下頭是霹靂。
霹靂五星橫著行,云雨次之口四方。
壁上天廄十圓黃,鈇锧五星羽林傍。
竹林何處怨殘暉,
三徑荒蕪竟不歸。
每憶清輝真似夢,
忽瞻遺像是耶非。
音容地下風流盡,
骨肉人間父黨稀。
賴有謝家兄弟好,
池塘春草正芳菲。
巖巖風采百工師,
龍馬精神海鶴姿。
宮女猶傳洞簫賦,
都人今作袞衣詩。
幸逢堯舜登賢日,
正是皋夔相國時。
圣主佇知宣室事,
甘棠何止郡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