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合塘鋪借壁間韻 其一
對床風雨話辛酸,
客枕凄涼寐不安。
須信在家貧亦樂,
征衫贏得帶圍寬。
對床風雨話辛酸,
客枕凄涼寐不安。
須信在家貧亦樂,
征衫贏得帶圍寬。
和旅伴在床前伴著風雨訴說生活的辛酸,客居他鄉的枕頭格外凄涼,讓人難以入眠。要知道在家哪怕貧窮也有快樂,出門在外奔波,結果人都瘦了,連腰帶都變寬松了。
對床:兩人或多人同床而臥,此處指與旅伴交談。
征衫:旅途中穿的衣服。
帶圍寬:人瘦了,腰帶圍起來更寬松,形容人因奔波、愁苦而消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旅途之中,可能是為了生計或其他事務在外奔波,在合塘鋪借宿時,觸景生情寫下此詩,表達漂泊在外的辛酸。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漂泊之苦和對家鄉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手法增強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生動反映了古代游子的心境。
蒼壁瀉飛瀑,虛亭看掛川。寒聲灑松雪,暝色帶蘿煙。銀漢空中落,玉虹巖際懸。壯觀逢九日,與子樂盤旋。
萬竅呼號聲合時,孤懷起滅入支頤。苦言世械深妨道,未絕天黥尚有詩。挾刃風威疑割席,翳燈嵐氣巧通帷。冰霜剝盡求真面,正要先生作導師。
憶昨理征棹,郊源微綠初。一水霽寒碧,前村生遠墟。何如帶笭箵,政復在籧篨。客里問啼鴂,江南人欲鋤。
塵埃一出竟何為,白竹依然晝掩扉。只應為客重為客,便欲得歸寧得歸。獨鶴靜臨寒沼立,游蜂閒趁落花飛。東君老大人消瘦,憑仗清樽一解圍。
白龍廟前風浪生,扁舟初離闔閭城。嬋娟霜月雁千里,顛倒衣裳雞五更。櫓答漁歌江入夢,帆迎野色樹移程。葦間何限秋蕭瑟,愁絕胡笳出塞聲。
了知入道門,先從靜為祖。靜勝則心安,安久虛靈府。虛極發明靈,洞徹無不睹。天然法樂多,豈比聞簫鼓。
明鏡佳期故未忘,月圓人缺恨何長。陽臺朝暮誰為主,夢里時時怨楚王。
共爾人間世,莽蕭蕭眼前空闊,悠悠天地。所向無人清愁滿,未必相逢容易。算多少英雄老死,彈到琵琶邊月暗,有孤鴻閑傍雕鞍起。浩蕩事,凄涼思。河山一寸千行淚,猛回頭玉關秋勁,金門春麗。躑躅生云幽燕遠,誰把離愁遠寄。嘆此恨古今一例。黃竹歌殘雙成老,剩空窗風冷生瑤水。休怨抑,但牢記。
殘生萬兀愁相見,未合寒山照獨吁。敢望乖崖分洞壑,聊殊絳縣在泥涂。云封獅口樵初斷,冰薄龍潭澗欲枯。剩得微吟安樂法,多時雪檜已模糊。
登臨無好句,猿鳥笑人來。良友文皆杰,諸生俊有才。起予詩迭和,迎客菊初開。喬木凋零盡,日斜孤鶴回。
憶子書來說買書,印章驚認劫灰馀。松風小牖秋如夢,淡墨疏行淚滿裾。
眼昏書字大,耳重覺聲高。
倦游湖海十年馀,人物如云想國初。貞觀名臣重房杜,建安才子數應徐。聞雞起舞關河壯,射虎歸來事業疏。便欲巢松尋五老,短檠依舊滿床書。
精鶩成勤瘁,頤貞俟有瘳。吟生南越思,慈結北堂憂。粲枕甘為蝶,豐廚厭炙牛。玄元知寡欲,平子尚多愁。夕鳥侵階啄,宵螢入樹流。玉書能靜覽,柱史倦閑投。忽賦行云什,堪聽擊壤謳。期君整朝佩,仙置在瀛洲。
百事成今昔,竟沉沉黃泉碧落,斷無蹤跡。不忍思量今昔事,縱是思量何益。待真不思量怎得,莫道長河流不盡,便長河流盡愁難息。在天上,羨靈匹。畫圖省識難尋覓,虛飄飄藍橋水散,彩云澹夕。人鬼零丁攜手處,相顧都無人色。說不盡從前今日。但愿他生真可必,便今生死別休凄惻。誓滄海,無相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