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山是日至湖口風利未泊
楚天云雨太迷離,臺殿參差動羽旗。
自綰髻鬟矜絕色,卻教履舄入微詞。
迎神有待陳蘭藉,過客無因謁蕙帷。
仿佛嬋娟余嘆息,上清淪謫得歸期。
楚天云雨太迷離,臺殿參差動羽旗。
自綰髻鬟矜絕色,卻教履舄入微詞。
迎神有待陳蘭藉,過客無因謁蕙帷。
仿佛嬋娟余嘆息,上清淪謫得歸期。
楚天的云雨太過迷離,臺殿錯落有致,旗幟隨風飄動。大孤山好似梳著發髻的美人,自恃絕色,卻又用委婉言辭表達心意。迎接神靈需陳列蘭草作鋪墊,過往行人卻無緣拜見美人的帷帳。仿佛能看到那美人模樣,我不禁嘆息,她像是從天上被貶下凡,如今終于有了回歸的日期。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大孤山在古代楚地范圍。
參差:高低不齊的樣子。
綰:盤繞打結。髻鬟:環形發髻,這里把大孤山比作梳著發髻的美人。
矜:自夸,自恃。
履舄:鞋子,這里代指腳步,入微詞指用委婉言辭。
陳蘭藉:陳列蘭草作為鋪墊,古代祭祀迎神的一種方式。
謁:拜見。蕙帷:以蕙草裝飾的帷帳,代指美人居處。
嬋娟:形容姿態曼妙優雅,這里指大孤山如美人。
上清:道教三清境之一,指天界。淪謫:被貶謫。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途經大孤山前往湖口之時。當時詩人乘船,因風利未泊,在船上眺望大孤山。大孤山景色秀麗且富有神話傳說,激發了詩人的創作靈感,結合自身可能有的人生感慨,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大孤山的景致并賦予其美人形象,借景抒情。其特點是想象豐富,將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結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才情和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膩粉脂容玉雪膚,花神瑩白羨吳姬。秋風素魄東籬下,不逐鴟夷泛五湖。
一東一西天上星,一聚一散水中萍。一來一去道傍人,一顛一倒花下巾。一東一西參與商,一聚一散鴛與鴦。一來一去馬上郎,一顛一倒九回腸。
典裘為春服,服成有馀錢。探囊留有用,籌畫都不便。沽酒問市價,買醉頗充然。到眼花柳媚,入饌魚蝦鮮。開樽愁獨酌,有客來翩翩。相呼復大叫,對坐松石邊。三杯豈云圣,一斗何足仙。金樽自須滿,不必拘十千。莫愁瓶罍罄,春服尚可捐。
鼉鼓華鯨響寺廊,殘蕪落葉弄秋光。蹇驢系著門前柳,閑覓題名拂敗墻。
獨醒公子去沉湘,未識人間有醉鄉。酒與離騷難捏合,不如痛飲是單方。
卮酒為酒壽,四座請無暄。歲星應是方朔,聊復謫仙人間。嘆息佳人空谷,天遣平章風月,暇菜五湖船。月下雪兒唱,新譜小游仙。泛滄海,窺禹穴,夢邯鄲。綠瞳華發,先生骨貌轉翛然。放跡煙霞之外,高臥羲皇以上,笑拍葛洪肩。莫向方壺去,少駐一千年。誰寫翠虹影,騰攫上輕綃。只應西岳峰頂,仙掌共高標。下有茯苓千歲,閱盡秦封漢代,甲子等昏朝。仿佛度清籟,中夜奏簫韶。榮三秀,擎五粒,勢岧峣。龍門岋嶪,穹然東控海門潮。已兆松生腹上,佇起東山安石,玉燭待公調。壽域九州遍,方許訪王喬。
薊門一別愴驪歌,天姥峰南茂宰過。邑里花香當晝遠,琴邊山色入秋多。蜚聲早重明珠價,抱病慚同片玉科。為問舊時王謝郡,風流文藻近如何。
誰將越鳥到京華,一入侯門閉籠笯。道是珍奇翻累汝,可能流浪便為家?魂依苦竹嶺頭月,夢落黃陵廟里花。未免輸他秦吉了,卻安飲啄在天涯。
斗大孤城斧底懸,畫眉關倚夕陽邊。數重樹影翠欲滴,一線青天光不圓。挽粟惜無流馬運,佩刀終遜買牛便。莫言氐道衣冠賤,鋒鏑馀生倍可憐。
如今咄咄要書空,門外終南隔萬重。自笑秦游真怪事,區區一飯縛元龍。
自度新聲付笛師,迢迢銀漢阻佳期。六朝遺讖詮桃葉,三峽哀謠和竹枝。殘月喚回鸚鵡夢,落花愁唱鷓鴣詩。不平最是中心事,巾角休彈覆局棋。
七十合致仕,已閒十六年。不謂得此壽,念之豈非天。固窮甘蔬飯,窒欲省藥錢。脫遇人負我,微慍遄釋然。豈無不朽句,作詩垂萬篇。人品雖中中,此心無愧焉。
異鄉重九日,難得好懷開。細把茱萸酒,殷勤勸一杯。千里同為客,驚心節序催。遙思故園菊,今日為誰開。白首難會面,今日況重陽。第恨長稱壽,年年在異鄉。
褚君樂嘉遁,門徑多青蕪。心同水月皎,身與山云俱。古壁懸篆籀,不愛燒藥爐。南華注已畢,終然得玄珠。高風度寥廓,逸韻淩江湖。策杖時過我,以我機事無。中情了無取,斯為真隱徒。知已換凡骨,何時上清都。
盤根春后幾枝分,似比樹頭花更新。落月試將顏色照,便如傳得謫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