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無月同諸子二首 其二
捲衣換斗酒,
欲飲月明中。
坐看浮云合,
遙憐四海同。
清光知未泯,
來歲尚無窮。
且盡樽中淥,
高眠聽雨風。
捲衣換斗酒,
欲飲月明中。
坐看浮云合,
遙憐四海同。
清光知未泯,
來歲尚無窮。
且盡樽中淥,
高眠聽雨風。
卷起衣裳換得一斗酒,本想在明月下暢飲。靜坐觀看浮云聚攏遮蔽月光,遙想天下人此時都同賞無月之景。深知清輝并未完全消失,來年仍有無盡的明月可盼。暫且飲盡杯中清酒,高枕安睡聽那風雨之聲。
捲衣:卷起衣裳,此處指用衣物換酒。
斗酒:一斗酒,古代容量單位,十升為一斗。
浮云合:浮云聚集,遮蔽月光。
四海同:天下人此時都同樣看不到明月。
清光:指月光。
淥(lù):指清酒,因酒色泛綠而得名。
高眠:高枕安睡。
此詩或作于某中秋之夜,詩人與友人('諸子')相聚,本欲共賞明月,然天公不作美,浮云遮蔽清光。面對無月之景,詩人觸景生情,寫下此詩以抒懷抱。具體創作時間雖不可考,但從詩中'同諸子'可知為與友人共度中秋時所作。
全詩圍繞中秋無月展開,由換酒待月的期待,到浮云蔽月的遺憾,再到清光未泯的希望,最終以盡酒高眠的灑脫作結,體現了詩人面對缺憾時的豁達態度與對生活的熱愛,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展現了古典詩詞中'缺憾美'與'樂觀情'的巧妙融合。
片餉工夫煉汞鉛,
一爐猛火夜燒天。
忽然神水落金井,
打合靈砂月樣圓。
塵塵人物界,
天演日開張。
優劣無分別,
吾生貴自強。
桑乾明月照琵琶,
都護西行莫憶家。
千騎不聞刁斗擊,
鐃歌歸及上林花。
道合何妨過虎溪,
高山流水是相知。
與君一別無多日,
夢到瑯然夜榻時。
排斥異端尊孔孟,
推原人性勝荀楊。
平生膽氣尤奇偉,
何止文章日月光。
一旱忽四年,天心忍若此。
居鄉無片長,自愧何窮已。
馬上姿容河朔風,
吁嗟不見夕陽紅。
長江自小為鄰舍,
昨日歸來無此翁。
絲雨如酥,小窗似夢,睡猧難穩。試燈夜、鳳脛慵點,香閨潛向,姮娥預懇。
元宵可有冰輪分。奈瓊瑤,舞縈幌,拂簾逾緊。安黃剔翠,都到眉峰砌恨。
鄰院女、盈盈來問。說青鳥廣寒原有信。要春城、一色鋪銀,夜市萬家堆粉。
正雪后、玲瓏燈映。又陌上、軟松鴛潤。當此際,才涌上、團圞玉鏡。
詔獄非仁政,況逢離亂晨。
從龍寬典得,請劍小臣頻!
狼狽悲同類,艱危附黨人。
山陰真相國,申救跪沙濱。
彈鋏功名易白頭,歸歟未辦五湖舟。送君與我皆為守,到處逢山且縱游。
薄日連云千幛曉,斜風吹雨一江秋。買魚斫鲙垂虹上,更為今年好景留。
吳歈灣月韻江船,屈指同行二十年。勝日五湖看老矣,倦游雙鬢各蒼然。
擬尋詩酒平生社,未了塵埃薄宦緣。后夜西風相憶夢,琵琶亭下水籠煙。
山勢巃嵷瑞靄浮,微茫樹色五陵秋。縈回徑路高還下,曲折溪泉斷復流。野店風寒茶灶冷,荒村日暮酒旗收。感今懷古情無限,極目長空動客愁。
霜華滿地印輪蹄,薄釀堪沽可待攜。一縷晴云生遠岫,萬幢寒檜護長堤。良宵擬借誰家榻,逸興須留到處題。翹首蓬萊應咫尺,煙霏繚繞望中迷。
驅馳王事獨賢勞,北望盤盤石磴高。百里風霜朝并馬,六陵燈火夜分曹。灰飛葭管迎修景,句滿奚囊禿紫毫。搖曳吟鞭歸路晚,寧妨戴月過江皋。
不是風幡不是心,
祖師正眼只如今。
如今不識山河礙,
識得如今海岳沉。
玉樓春,金屋曉。曉日低檐,紫霧紅煙繞。處處喧晴聞好鳥。簾幕重遮,更臥人兒悄。
夢巫山,游閬島。翡翠衾溫,嬿婉偏難覺。強起不勝情思小。細數朝來,花落知多少。
玉清初授校書郎,
三洞靈函紀載詳。
綠字赤文全閱遍,
就中原缺點金方。
歲晚梅花未經眼,
自嗟枉作近南官。
忽來數朵驚初識,
已是先生覓句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