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友人看花
尋花不問春深淺
縱是殘紅也入詩
每個樹邊行一匝
誰家園里最多時
尋花不問春深淺
縱是殘紅也入詩
每個樹邊行一匝
誰家園里最多時
尋找花朵時不關心春天是深是淺,即使是凋零的殘花也能寫入詩中。在每棵花樹旁都轉上一圈,誰家的園子里花開得最茂盛呢?
殘紅:凋零的花朵,因花多為紅色,故以“紅”代指花。
匝(zā):周、圈,指環繞一周。
最多時:此處指花開得最繁盛的時候。
此詩應為詩人與友人春日同游時所作。古人春日多有賞花雅事,詩中未限“春深淺”“殘紅”,可見詩人更重賞景之興而非花期早晚,記錄了與友共賞的閑適心境。
全詩通過描述尋花的具體過程(不問春深、殘紅入詩、繞樹觀察、詢問花盛),展現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與豁達心態。語言平實卻意蘊悠長,是一首貼近生活的詠春小作。
平曉開朱戶,輕寒御練衣。宮童移鈿扇,慶壽早朝歸。
為問徐夫子,歸歟樂幾何。宦情今日盡,野興與云多。供佛延親壽,開樽許客過。終期卜鄰去,松下接長哦。
我有秦宮鏡,清光欲上天。近看花獨立,遠望月孤懸。菱角何時鑄,盤龍不記年。無人來照影,拋擲井闌邊。
慷慨捐軀易,從容全節難。不為忠義膽,偏作女流肝。明鏡悲秋盡,幽云拂雨寒。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
奎章夜下九重天,雍乘疇咨法從賢。紀雉重開五工正,止麟還見一經傳。紫荷佩袷新簪橐,青汗磨鉛舊簡編。便合史筵尊領袖,紅云堆里望臺躔。
老病冰霜里,君恩骨肉間。佳兒從遠戍,絕塞竟生還。作賦鏗金石,題詩遍海山。蒼生望霖雨,未必放公間。
整頓寒衣欲寄夫,未知夫亦斷腸無。一線一針腸一斷,秋風過雁落東吳。
河魚有疾問誰醫,掘地通泉作小池。坦腹兒童教偃臥,臍中汨汨納流澌。
劫火曾洞然,木人淚先落。可憐傅大士,處處失樓閣。德云閑古錐,幾下妙峰頂。喚他癡圣人,擔雪共填井。祖佛未生前,已震涂毒鼓。如今誰樂聞,請試分回互。宛轉復宛轉,真金休百鍊。喪卻毗耶離,無人解看箭。
唐虞已遠三千歲,每誦遺書涕泗潸。濟濟九官十二牧,我獨不得居其間。
歸燕踏簾。花暗卓香車路。斷腸時,攜手處。又窺奩。一春緘淚與江南。撩亂謝娘心曲。玉珰回,銀沬蹙。是空函。
淮南草色赴離愁,江上潮聲送客舟。雙鬢漸驚玄發變,一官長負素餐憂。煙光暝積丹陽雨,春水寒生震澤秋。鄉思滿懷吟望處,毗陵城上獨登樓。
龜峰一訣,千圣罔測。硬似泥團,爛如生鐵。是何之訣,有口無舌。
饑歲蘇猶未,農時旱可憐。無田春望雨,不寐夜觀天。朱鳥垂檐沒,銀蟾入戶圓。鄰家桔槔叟,潮上獨撐船。
為問徐夫子,身閒心若閒。一樽陶令酒,十頃謝家山。云外冥鴻去,松顛獨鶴還。令人起高興,從此卜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