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惜別情懷幾度猜。
熏籠閑倚漏聲殘。
霜濃鴛瓦繡衾寒。
度曲怕拈紅豆子,
送人記泊綠楊灣。
消魂又是月初三。
惜別情懷幾度猜。
熏籠閑倚漏聲殘。
霜濃鴛瓦繡衾寒。
度曲怕拈紅豆子,
送人記泊綠楊灣。
消魂又是月初三。
惜別之情讓人多次猜測。閑靠在熏籠旁,聽著漏聲到了盡頭。寒霜濃重,鴛鴦瓦上繡被透著寒意。唱曲時怕拿起紅豆子,送別人時記得停泊在綠楊灣。又是令人黯然神傷的初三之月。
熏籠:罩在熏爐上的竹籠,可熏香、取暖。
漏聲:漏壺滴水之聲,古時以漏計時。
鴛瓦:即鴛鴦瓦,俯仰相對的瓦。
度曲:作曲、唱曲。
紅豆子:紅豆象征相思。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從詞中可推測是作者在經歷離別后,于孤寂夜晚回憶送別場景而創作,抒發離情別緒。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惜別與相思之情。特點是意境清冷,情感細膩。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婉約詞的風格特點,以細膩筆觸描繪情感。
十載刻骨恨,一愁一斷絕。何日歸去來,墓前灑馀血。
一身拓落后,萬事總蕭條。幽徑饒芳草,閒云度野橋。鹿麋歡會散,蝴蝶夢相招。幸有窮居趣,詩緣慰寂寥。
往事如潮剎那空,蒼茫顧盻飲霜風。未平浪卷天迷悸,無奈塵飛夜郁蒙。雨雪千山殘醉后,乾坤萬劫一燈中。滄桑明日醒誰記,試問磯頭戴笠翁。
金屋曉寒龍硯濕,玉階春暖燕泥融。如何一夜思鄉夢,只在文山字水東。
水鄉清冷落梅風,正月雪消春信通。昨夜園林新得雨,杏梢爭放曉來紅。
孟光衣服合山居,煙褐明青休著渠。欲得此曹心不動,只將荊布在冠裾。
陶令抱寸心,浩然醉中過。形影雖杳滅,心在余能歌。情系好爵薄,志懷黃虞多。秋菊適盈把,南山忽嵯峨。白衣爾何人,送酒至云蘿。委身于宇宙,日月其柰何。
野泉歷絡路縈回,松葉柴門午未開。清景偏于塵世隔,何人肯到白云來。逃虛久矣成真懶,臥病居然阻此杯。幽意道人須領略,暮林啼鳥莫相催。
拂拂垂楊,正蕩漾飄愁,飛絮零亂。欲住芳菲,爭奈野鵑頻喚。消得刬地狂飆,更幾日、噀紅如霰。最黯然、似水斜陽,休倚畫闌凝盼。茗痕依約春衫展。記年時、賭書覆椀。清歡并笑分明在,偎枕夢華凄戀。還向寂寂闌宵,獨自安排腸斷。共夜鐺悲語,珠淚迸,碧鷗濺。
遠游歌罷卜居成,回首風波夢亦驚。可是窮愁似春草,每逢岐路剪還生。
此是游山第二回,天風吹斷洞云開。人生到處須行樂,不為尋梅亦自來。愛山分席坐松陰,草草杯盤慰賞心。水樂不鳴天籟寂,數聲幽鳥和清吟。象鼻峰前得少留,煙霞風景記來游。等閒拂石題名姓,惹得青云上筆頭。
浮世何多事,祗園早息機。定僧驚果落,沙鳥觸帆飛。香積初分飯,旃檀欲染衣。詩壇兼法社,此會百年稀。
星宿天來蔥嶺初,堯時九載蛇龍居。茲看窟宅一朝改,海水蘇蘇笑殺余。
南省卿云近紫微,明光曉奏勸宵衣。自從劍佩歸滄海,不見鸞輿出禁闈。一曲春湖明主賜,十年芳草故人違。莫教綺季山中老,且為皇儲定是非。
寒日邊聲斷,春風塞草長。傳聞漢都護,歸奉萬年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