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沈五官李提點飲酒席間作七首 其五
每日貪杯又宿娼,風流和尚豈尋常。袈裟常被胭脂染,直裰時聞膩粉香。
每日貪杯又宿娼,風流和尚豈尋常。袈裟常被胭脂染,直裰時聞膩粉香。
庭草銜秋自短長,
悲蛩傳響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鄰好,
引蔓殷勤遠過墻。
風篁窈窕樵人路,初癖叢林洞下宗。
墻角梅花五六樹,窗前積雪兩三峰。
弁山諸老吾親見,畫壁蒼顏喜再逢。
慚愧廿年塵上老,始聞嗣法有渠儂。
洞天更奇闊,仙乎飛來峰。
崢磷低打頭,崔巍峭摩空。
樹蔭千障黑,僧咒一燈紅。
線天通幻界,玉乳滴玲瓏。
非秋垂白露,當暑生涼風。
何必摩崖篆,斑剝蝕苔封。
何必佞釋老,鏤石害天工。
我游亦飛來,雪泥著爪鴻。
枕石不須歸,夢入華虛中。
滿院碧桃花,半為東風瘦。
惱煞梁間燕子飛,有個人來否。
簪柳過清明,斜插憑纖手。
煙鎖樓頭翠鎖眉,薄恨濃于酒。
井邑倦炎酷,
西巖境獨清。
登樓應許豁清眸,勝日同游足解愁。野鳥小喧人靜坐,鐘聲流出碧山頭。
清涼景物出塵寰,古寺樓臺未等閑。偶倚畫欄來眺遠,江云似擁美人鬟。
眼底京都望里收,江河日夜水東流。漫云王業消磨盡,虎踞龍盤跡尚留。
圖懸掃葉寺樓中,知有高僧此隱蹤。惆悵當年蘇玉局,參禪留帶重支公。
薄霧不成雨,霽景明朝暉。
行行準芳塍,麥老豆莢肥。
傳聞竹深處,有士開禪扉。
豈惟竹徑深,水繞山亦圍。
竹深不見天,零露午未晞。
此中得延佇,日暮應忘歸。
何必定入門,妙理悟者稀。
聞道媧皇,煉石成天,浩劫幾更。任蓬萊萬丈,神風引去,平泉一片,宿酒難醒?;贸隽岘嚱Y成衿契,數盡人間落落星。襄陽外,更疏狂似我,也要呼兄。
平生頭角崢嶸。便地老天荒許訂盟。且云根棲素,相依春燕,煙巒息影,莫吼秋鯨。惟士無田,小人有母,同此湖山眷戀情。添生面,當瀟瀟對坐,閒訴生平。
角迥含秋氣,
橋長斷洛塵。
為愛青云客,豐標儼列仙。
過從憐逆旅,談笑喜忘年。
下榻情偏劇,居囊事可傳。
來秋秣陵地,看爾奮孤騫。
除夜無可分歲,爐中燒些木榾。
臭煙沖著鼻孔,面熱忽然噴嚏。
殘年鈍悶,到此消除。
新歲佛法,從此吉利。
幽懷無處對秋陰,數疊云峰壓翠岑。安得水邊開一閣,蓮花風信滿衣襟。
炎空方喜雨初過,閒坐又憐風乍來。偶得瑞蓮傳好信,清思應到雪天梅。
魂何來此豈其仙?駕海乘風路萬千。
地下相思應更苦,天南獨客有誰憐?
馀生病尰歸猶及,窮歲幽憂死儻賢。
三島十洲粗一覽,與君恨不卅年前。
淮南王,好神仙,輕薄千歲少萬年。
水晶屏風珍珠簾,日火不生光見天。
光見天,游天衢。天衢欲登天中樞,青鸞白鳳鳴區區。
桑田滄海隙日塵,須臾變化成昔今。
成昔今,貴明達,求仙不求至仙伯。
愿乘云氣游九州,九州遠大心無憂。
一夜西風響翠條。碧紗窗外雨,長涼飆。
朝來綠漲水平橋。添清景,疏韻入芭蕉。
坐久篆煙銷。多情人去后,信音遙。
即今消瘦沈郎腰。悲秋切,虛度可人宵。